習近平下週舉辦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普丁、莫迪將齊聚中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週在天津舉辦上海合作組織(SCO)高峰會,邀請超過 20 位世界領袖出席。這場高峰會被視為在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動盪國際格局下,展現中國主導的全球南方團結的重要舞台,同時也替受到制裁的俄羅斯爭取新的外交突破。
根據《路透》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中亞、南亞、中東及東南亞多國領袖均將參與此次高峰會。會議將於 8 月 31 日至 9 月 1 日在中國北方港口城市天津舉行。
這將是莫迪七年來首次訪問中國,並與習近平會晤,雙方期望持續緩和自 2020 年邊境衝突後的緊張局勢。
俄羅斯駐新德里大使館官員表示,莫斯科希望能盡快推動與中國和印度的三邊會談。莫迪去年曾與習近平及普丁一同出席在俄羅斯喀山舉辦的金磚國家峰會。
中國外交部官員指出,本屆峰會將是 2001 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該組織從最初的六個歐亞國家,已擴展至 10 個常任會員國,並吸引 16 個對話夥伴與觀察國。
除了反恐與安全合作,上合組織的合作範疇也已拓展至經濟與軍事領域。
中國與全球南方研究機構總編輯 Eric Olander 指出:「習近平希望利用這次峰會展示後美國主導秩序的雛形,並凸顯自川普以來,美國試圖圍堵中國、俄羅斯、伊朗甚至印度的努力,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上海合作組織效能受質疑
專家認為,上海合作組織雖具擴張與號召力,但實際合作成效有限,多年來未能產出實質性的合作成果。
印度智庫塔克西拉研究院學者 Manoj Kewalramani 表示:「上海合作組織所代表的具體願景以及實際落實情況其實相當模糊。它是一個具有愈來愈強召集力的平台,能夠在敘事與形象投射上發揮作用,但其在解決重大安全問題上的有效性仍然非常有限。」
此外,上海合作組織內部矛盾仍在,例如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長期摩擦。今年 6 月上合防長會議因印度反對草案未提及喀什米爾襲擊事件,最終未能發表聯合聲明。
此外,印度也在 6 月拒絕加入上合對以色列攻擊伊朗的譴責。
習近平與莫迪聚焦邊境與經貿合作
儘管存在分歧,但在中印邊境緊張局勢逐步緩解以及川普政府對印度加徵關稅的背景下,習近平與莫迪的會晤仍備受期待。
Olander 認為:「莫迪政府可能會選擇擱置今年上合組織的爭議,以維持與中國關係的改善,這是莫迪當前的重要優先事項。」
分析師預計,雙方將宣布進一步的漸進式邊境措施,例如撤軍、放寬貿易和簽證限制、在氣候等新領域開展合作,以及更廣泛的政府和民間交流。
儘管預計此次峰會不會發布實質的政策聲明,但專家稱,其象徵意義不容忽視。Olander 補充說:「這次峰會更多是展現國際舞台上的視覺效果。」
據悉,莫迪將於峰會後離開中國,而普丁則將前往北京,出席隨後舉辦的二戰紀念閱兵活動,這將是他近年來少見的長時間海外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