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勿以結果論大罷免!民團認匯集公民力量不同以往 籲轉化未來民主前進動力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新聞編輯
Y’s Day「週三青年日」27日以「民主的下一頁:大罷免後的公民力量」為主題,反思此次大規模公民運動所揭示的意義。圖左起:沈伯洋 粘庭瑄 涂豐恩 李靡靡 郭玫岑。(台灣智庫提供)

過去半年多來台灣因國會亂象引發全台大罷免浪潮,公民團體利用憲法賦予最後手段希望能改變國會結構,不過最後仍未達預期結果。對此,多位民團代表以及學者們今天針對大罷免過程省思認為,這次大罷免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台灣歷史重要一頁,對於罕見的罷免行動難掩不足.但實際上卻已展現與太陽花完全不同的台灣公民社會前所未有的能量,更應轉化爲未來推進動力。

由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教授協會、台灣青年世代交流協會、台灣青年基金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以及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等單位等團體,共同舉辦的Y’s Day「週三青年日」活動,27日以「民主的下一頁:大罷免後的公民力量」思考這次公民運動所揭示的意義。

主持人、《有理文化》總編輯涂豐恩表示,大罷免潮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台灣歷史的重要進程,值得被完整記錄。罷免過程中,大家多半忙於應對事件,鮮少有時間停下來好好看看。然而,身為出版單位,也同時以歷史研究者的身分,他認為有必要進行長時段的回顧,才能從最早到近年的罷免案例中,發現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主流媒體視角拘限政黨政治難現其他聲音

涂豐恩進一步指出,台灣主流媒體的視角往往受限於政黨政治,報導焦點多集中在藍綠政治人物之上,而難以呈現其他聲音;同時,新聞報導習慣短期追逐,後續發展常被掩蓋。然而,第一線參與者的想法與行動見證,往往更能揭示過程中的故事與細節,是沒有親身參與的人無從知曉的,因此這些過程,更需要被紀錄與呈現。

台灣智庫民調與輿情中心主任郭玫岑指出,第一階段罷免結束後,週三青年日曾舉辦回顧講座,並作為第二階段罷免的支持。從當時數據可見,罷免失利不應解讀為社會否定「抗中保台」主張,而是國民黨地方派系動員所致。這並非意味著台灣轉向親中,而是地方派系發揮了關鍵影響力。許多人擔心中國因素介入,但事實上多數台灣人並不希望遭受中國侵略,地方派系才是決定罷免結果的核心原因。

各地志工匯聚公民力量前所未有

郭玫岑認為,此次罷免展現了台灣公民社會前所未有的能量。不同於太陽花運動有明顯領袖,大罷免潮由數十個罷免團體推動,多半由志工組成,投入專業與心力。雖然結果未達預期,但充分顯示台灣社會的活力。台灣原本就是在一次次挫折中成長,這股能量更應轉化為未來的推動力。

「台灣出來罷」志工李靡靡表示,自己雖然是罷團志工,但並非整體規劃的核心成員,缺乏「鳥瞰視角」,無法掌握大方向的引導。自己不是歷史或政治學者,也是第一次參與社會運動,因此只能分享基層的「地面觀點」,而非提供未來路線的指點。她坦言,罷免結束後,情緒起伏難免,也聽過不少所謂的「罷團鬼故事」。然而,抱怨太多對未來並無助益。

成功與失敗不應以結果定義

李靡靡指出,作為一般志工,每一種檢討聽來似乎都有道理,但究竟誰對誰錯很難分辨,與其陷在其中,不如先放下。她以阿茲特克帝國歷史與自身家庭經驗為例指出,即便在最艱困的時刻,人們總能保存一些東西,留下屬於自己的文化。對台灣而言,即使局勢再艱難,在情感上也不應放棄,「不用太過擔心,因為總有能留下來的東西」。

罷團志工粘庭瑄表示,自己曾從事政治工作與網路媒體小編,影響了自己對罷免的理解。雖然此次罷免被部分人視為失敗,但她認為「成功與失敗不應只以結果定義」,過程中的努力都不是白費。她提到,726 投票前三天「百工百業挺罷免」的網路行動,雖然只是發文,卻鼓舞了志工,讓大家感到不再孤單,也讓更多人願意表態。即使未過三階,也不能算失敗,因為許多原本不關心的人都因此被喚醒。

「抗中」並不遙遠但需更努力對話

粘庭瑄指出,對一般民眾而言,「抗中」過於遙遠,如何與忙碌的生活連結,是未來的挑戰。媒體與網路短片影響巨大,特別是對二十多歲年輕人,因此不能放棄與身邊的人對話,更要記住真正的敵人是中國。她認為,大家行有餘力可以投入基層政治或民防學習,同時接納自己的情緒,懂得休息,才能繼續與他人展開有意義的對話。

《台灣史上最大罷免》主編簡端良從花蓮連線參與27日的Y's Day 週三青年日活動。(台灣智庫提供)

《台灣史上最大罷免》主編簡端良從花蓮連線參與,他表示,罷免後雖難免失落,但應記得自己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人因思考而為人,「生而為人,何謂正確」,嚮往自由、不願放棄尊嚴都是人性,真正讓台灣退步的唯有放棄,不用太悲觀。台灣與中國的差別,不僅是兩個國家的分野,更是自由尊嚴與專制墮落的分別。大罷免是最大型的社會實驗,關乎民主與專制的對抗。

大罷免啟動反思就有希望

簡端良指出,雖然罷免過程艱辛,但許多年輕世代,特別是來自深藍或菁英家庭的人,因反思「何謂人、何謂台灣人」而選擇承擔使命,都顯示大罷免並非徒勞。就像西西弗斯推石般,即使過程重複艱難,也因清醒而能看到希望、改變宿命,並感到驕傲。只要台灣人繼續奮鬥,台灣就不會完蛋,大罷免已為台灣歷史寫下不可抹滅的一頁。

立委沈伯洋表示,2014太陽花運動後,許多人投入基層政治、地方創生,如今又多了民防,顯示運動退場後仍有許多事可做。大罷免一年來的耗損極大,此刻最重要的就是休息,不僅是放鬆,更包含心靈回復與情緒釋放,否則將可能影響下一場社會運動的展開。此次罷免獲得18%藍營、15%白營選民支持,證明這是社會發起的運動,且人民認為立法院需要改變。罷免失敗反映民進黨支持者沒有出來投票,則責任就在政黨本身,需要繼續加強努力。

沈伯洋強調,這場運動的珍貴之處在於遍及全台,而非如以往的社會運動都是發生在台北,未來不應散掉這些能量。各地可透過讀書會等方式持續交流,在議題發生時才能迅速行動。台灣有許多人權NGO,但以國家安全為名並與地方連結的組織極少,未來可以加強資源媒合與組織架構,讓社會能更有韌性地面對挑戰,並針對未來可能遇到的危機提早做出因應。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土城恐怖逆撞車禍釀9傷 20年來從未考過駕照!38歲無照男「親曝原因超傻眼」

鏡週刊
02

科技業偷情1/安碁總經理遭爆戀上辦公室人妻 處長夫驚覺遭綠怒告

CTWANT
03

郭智輝綠能涉貪稱「有更大尾」 經濟部回應

NOWNEWS今日新聞
04

館長開通抖音飆破270萬粉絲 國台辦15字回應了!

民視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竊取台電電纜線 埔里警逮人送辦

台灣好新聞

屏東榮服處實地訪視溫馨守護榮民眷安穩生活

勁報

竹市東寧宮延平郡王聖誕千秋紀念慶典 張治祥秘書長祈福人民安康

勁報

優化竹市警局辦公環境 善心企業富泰空調科技捐贈除塵淨化清淨機

勁報

拒上逼宮列車喊「何必苛責柯總召」 林岱樺發聲:不參與任何針對性連署

上報

竹縣治安會報 陳見賢副縣長表揚阻詐人員並肯定警方守護社會治安

勁報

老闆娘不倫物流小哥!密碼「52vv」上摩鐵被抓包暴打

EBC 東森新聞

臺中老嫗迷途步行百里 竹縣暖警熱心協助返家傳為美談

勁報

球賽一半「喊暫停」規模6.0地震 北部有感

TVBS

愛要即時、篩檢不遲 竹市府籲「愛措施、愛篩檢、愛諮詢」幸福過七夕

勁報

新竹校長會議登場 邱臣遠宣布減輕行政教師負擔

上報

內閣改組「只動到3個重要部會」 游盈隆批障眼法:這是回應大罷免大失敗?

風傳媒

公館圓環地下道填平9/13動工 挨轟搞突襲

TVBS

吳志中午宴IPAC訪團(圖)

中央通訊社

「何必苛責柯總召」 林岱樺:不參與任何針對性連署

新頭殼

115年統籌分配款僅7億 連江:沒錢推動縣政

中央通訊社

韓國參訪團訪高 台韓青年交流分享創業經驗

NOWNEWS今日新聞

運動部掛牌上路 石明謹「列4大隱憂」籲:勿成為體育署第二

上報

全台逾半月薪不到4萬 工程師盤點民進黨施政:傷害都以千億計 底層能不窮困?

風傳媒

林岱樺上節目認遭摧殘又重生 直言民進黨「該做的做、該換的換」

新頭殼

綠營欲連署改選總召?林岱樺冷回這3句

NOWNEWS今日新聞

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舉辦企業交流座談會

NOWNEWS今日新聞

宜蘭6.0地震!北市防災辦:未接獲災情通報

NOWNEWS今日新聞

午宴IPAC團 吳志中:台灣強化防衛貢獻印太安全

中央通訊社

賴總統拍板!英系民調掌門人鄭俊昇接府副秘書長

自由電子報

謝典林選國民黨主席「保護盧秀燕」?謝衣鳯:須像朱立倫才能擔任這角色

太報

16閣員異動 李洋掌運動部

中華日報

民進黨團提前改選總召"連署書曝光" 徐國勇召開跨派系會議

民視新聞網
影音

民進黨團提前改選總召"連署書曝光" 徐國勇召開跨派系會議

民視新聞影音

APPU年會今登場 張嘉郡獲選理事會主席

自由電子報

林岱樺 : 賴總統應把朱立倫、黃國昌當朋友

自由電子報

苗栗榮服處感謝陸戰隊熱血工程隊支援資源造福榮民

勁報

桃園中壢墜樓意外!16歲少女自大樓高處墜落

NOWNEWS今日新聞

朱立倫失望:主導惡罷者都沒事

中華日報

稱要大改綠營!林岱樺:我被攻擊民調仍第一

NOWNEWS今日新聞

宜蘭6.0地震!氣象署判定「獨立事件」 北台強烈搖晃原因曝

民視新聞網

寵物攝影展走進鏡頭下毛孩世界 桃園遠百9月多元活動接二連三

勁報

吳志中宴請IPAC訪團 英議員:民主國家應團結正視中國威脅

自由電子報

〈社論〉綠能貪腐水很深,民進黨神主牌大落漆

中華日報

黨主席選舉登記延後 藍盼更多人參與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