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救球精神延伸到政壇 金牌李洋挑戰運動部長新賽局
行政院今天(26日)公布內閣改組名單,也公布即將在9月9日揭牌成立的運動部首任部長是連2屆奧運羽球男雙金牌選手李洋。李洋在今年8月12日才剛過30歲生日,他在1週前於臉書貼文,表示「正式奔三!期望自己真的能三十而立」,如今李洋果真成為歷年年紀最輕的部會首長,他在這個新的賽場上能否也拚出亮眼成績,各界均拭目以待。
成長與啟蒙
李洋出生於台北,家庭設籍金門,由父親李峻淯親自教導羽球。每天,他和妹妹李芷蓁在中和圓通寺練球,「非科班」的基礎訓練養成了他面對挑戰的韌性。父親不只是他的羽球啟蒙者,也曾任中央銀行駐警隊副隊長,且是前總統蔣經國七海官邸的內衛成員,為李洋提供穩健紀律的體育基礎。
李洋在國小五年級轉學至台北市社子國小,隨後就讀大理國中、西湖國中,再到中山國中,為了接受更好的羽球訓練,他不斷跨出舒適圈,適應陌生環境。
非科班出身的奧運之路
李洋的羽球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高中時期,他遲遲無法晉升甲組,父親甚至直言「你不是這塊料」,這句話讓他徹夜痛哭,掙扎是否該放下球拍。
進入台北商業大學企管系就讀後,李洋仍選擇咬牙堅持,從乙組熬到甲組,李洋整整花了8年時間,才一步步踏實走上奧運殿堂。他說過,「逐夢路上艱辛難免,但並不孤單」,這份韌性奠定了他「盡力而為」的精神哲學。
大學時期,李洋還曾被前輩質疑「又讀書、又打球,沒有用啦!」但他很快轉念:「如果我盡力了,讀不過就讀不過、被笑就被笑,只要嘗試,就有機會。」李洋選擇以行動回應質疑,也成為台灣唯一非體育科班出身的奧運金牌選手。
逐夢路上倒地救球
李洋與王齊麟組成的「麟洋配」逐漸嶄露頭角,先於2020年在東京奧運奪金;2024年巴黎奧運更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突破逆境,成為首個成功衛冕奧運金牌的羽球男雙組合。
最令球迷印象深刻的,是2020年東京奧運男雙金牌戰的決勝點,李洋在前場以一記壓線球守住勝利,展現「球沒落地,絕不放棄」的精神。他的拚勁早已超越體育場,成為人生哲學。
2024年巴黎奧運衛冕金牌後,李洋選擇急流勇退,回到母校國立體大服務,用不同身份為台灣羽球繼續耕耘,當時他說:「與其當偶像,不如做一個實際參與的人。」
台灣男雙組合「麟洋配」李洋(右)與王齊麟(左)。
從球場到政壇:新一場比賽
從大學兼顧企管課業與甲組訓練到東京、巴黎奧運金牌戰上的倒地救球、從被質疑到站上奧運頒獎台,李洋習慣試探極限到最後一刻,一次次以行動證明「只要盡力,就能突破界線」。
如今,剛滿30歲的李洋即將迎來新賽局,這位曾經在球場上拚到最後一刻的金牌選手,是否也能在政策決策中,以同樣的拚勁守護台灣運動發展?帶來革新氣象?受到高度關注。
這將是李洋人生的下一場比賽,也是對國內體壇極為重要的一場,挑戰勢必艱難,但也備受期待。(編輯:王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