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災情有多誇張?對比2年前街景…一票嘆:靠人力挖不切實際
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之路漫長,除光復主要市區,其他地區也滿是淤泥。近日一位前往光復的志工分享,有些需要人力的地方,得跋涉許久才能到達,也PO出街景與實地對照圖,盼望趕緊幫助災民走出陰影。不少人看到林田幹線被快一層樓的淤泥吞噬,感嘆重災地區復原只靠純人力遠遠不夠,「想辦法調更多重機具吧,用人力挖不切實際」、「人力還是挖室內比較好」。
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對花蓮光復鄉造成嚴重災情,在經由各縣市、各民間團體派遣機具人力跨縣市救援清淤,還有「鏟子超人」自主前往、國軍部隊投入等,公、私、軍、民合力投入光復災區復原,光復市區部分道路已可行走。不過,整個光復鄉還有不少地區泥沙堆積嚴峻。
今(3)日熱心民眾在PTT分享,自己到佛祖街的一座農場加入國軍清理行列,走了30分鐘才到。參與救災的第二天,在社群平台Threads看到「林田幹線」需要支援,「土堆真的太高了」也分享Google街景和實地比對圖,只見淤泥已快把房子吞沒,站在上面手幾乎是可以摸到電線,林田幹線還有一些房子被埋住,他認為「今天應該會有更多機具去開挖。」
最後,原PO說明救災心得,「其實哪裡需要人力都是滑脆(Threads)才知道的」如走了30分鐘才到的佛祖街災區,或是厚重淤泥的林田幹線,「台灣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我們體系是不是還不夠完善都要好好檢討。」但也強調,既然悲劇已經發生,趕緊幫助災民走出陰影是優先的。
貼文一出,許多鄉民大讚「辛苦了」、「這土有夠厚,人力看起來超辛苦」;也有人對林田幹線的災情震驚,「那裡已經被墊高超過一層樓了吧?靠人挖要挖到什麼時候」、「想辦法調更多重機具吧,用人力挖不切實際」、「人力還是適合挖室內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