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拉貨潮消退!彭博點名長榮陽明隱憂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全球產業,許多產業趁著關稅截止日前提早拉貨,不過,這波拉貨潮似乎已到盡頭。美媒彭博指出,關稅需求導致貨運量較傳統的第三季旺季提前,今年稍晚運費可能會大幅下降。並點名台灣航運巨頭長榮與陽明的獲利可能將下滑超過五成。
根據《彭博》報導,中美關稅休戰期間,跨太平洋貿易激增,6月運費大幅增加。海事顧問機構Drewry集團常務董事兼供應鏈顧問主管達瑪斯(Philip Damas),由於市場情緒依然低迷,今年剩餘時間的貿易成長可能會疲軟,提前拉貨的貿易量可能會引發更進一步的運費調整。
報導提到,由日本航運公司的獲利情況可得知,高峰期可能已經過去,商船三井的的財報平平,而日本郵船則因匯率波動和關稅動盪而下調了全年財測。至於中國航運業者在市況轉壞前,可能還享有最後一波利多,由於上半年的提前拉貨與出口,可能拉抬中遠海控等公司的業績。
達馬斯指出,從第三季開始,跨太平洋貨櫃運輸量將下降,大約僅可能在2026年第二季出現輕微的季節性回升。 貨櫃航運市場從根本上來說處於週期性低迷時期,運費的暫時性飆升僅僅是突發性衝擊,而非需求端強勁所驅動。
彭博指出,除中國和日本外,受貿易不確定性影響,台灣長榮海運和陽明海運的全年利潤可能下降一半以上。在歐洲,馬士基(Maersk)與赫伯羅德(Hapag-Lloyd)的獲利表現也預計將持續放緩。
達馬斯指出,儘管某些國家關稅稅率看似有利,但仍可能壓抑運價與運量。他舉例,日本修正後的關稅稅率為15%,仍高於去年水準,預期會使日本對美國的整體貨櫃出口減少。
達馬斯也發現,貨櫃航運公司正在將中國製造的船舶從美國航線轉移到非美國航線,可能是為了避免美國政府從 10 月開始徵收的稅。預計今年下半年貨櫃航運公司將取消更多航班,增加淘汰老舊船,並採取其他措施來應對運力過剩問題。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