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學電機系舉辦國小營隊 DIY體驗綠色能源
(觀傳媒台北新聞)【記者蔡宇辰/台北報導】「電力從哪裡來?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儲存與轉換?」為推廣綠色能源與科學教育,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今夏舉辦為期兩天的「小小電機營-氫鬆放暑假」綠色能源體驗活動,共吸引160位國小學童參與,在30位小隊輔的陪伴下,讓小朋友透過動手做與實地操作,深入認識電力從哪裡來、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儲存與轉換。
大同大學電機系主任楊祝壽表示,營隊設計多項互動體驗活動,讓小朋友透過動手做與實地操作,深入認識電力從哪裡來、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儲存與轉換。(大同大學提供)
活動指導老師大同大學電機系副教授楊祝壽表示,本次營隊以「能源轉換與永續未來」為主題,設計多項互動體驗活動,透過生動、有趣又貼近生活的科普體驗,希望能在孩子心中種下對能源與科技的好奇與興趣,也讓他們初步理解再生能源對未來世界的重要性。
大同大學電機系副教授楊祝壽表示,營隊設計多項互動體驗活動,讓小朋友透過動手做與實地操作,深入認識電力從哪裡來、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儲存與轉換。(大同大學提供)
其中最受歡迎的項目像是氫氣製造實驗:孩子們實際觀察電解水產氫過程,了解氫能在未來能源中的潛力與應用。太陽能轉電能:操作太陽能板進行小型發電,親眼見證光能轉換為電能的過程。
另外還有機械能轉電能裝置:透過手搖發電與風力機構,體驗動能如何驅動發電機產生電力。太陽能賽車挑戰:學生組隊製作太陽能小車,參加操場賽道競速,不僅寓教於樂,也激發創意與團隊合作精神。手持風力發電機 DIY:小朋友親自製作風力發電裝置,在風扇前測試產電效果,認識風力發電的基本原理。
小朋友透過動手做與實地操作,深入認識電力從哪裡來、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儲存與轉換。(大同大學提供)
活動總召電機系大二毛湲希表示,前期準備雖然相當辛苦,要規劃活動、協調場地與人力,但在超過百人的大場面中,看見小朋友們從害羞到勇於嘗試,甚至踴躍舉手搶答,那一刻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感謝所有隊輔與幕後團隊的全力投入,讓小朋友們能在安全中學科學、盡情發揮創意,認識再生能源,為這個暑假留下最難忘的回憶。
大同大學也強調,未來將持續結合大學社會責任(USR)精神,推動更多與能源、環境、創新科技相關的科普營隊與推廣活動,讓更多學童有機會接觸前瞻科技,點燃探索世界的動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