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紙保不了命!」立委轟保護令失靈 衛福部1個月內研議納電子監控
近日雙北接連發生重大家庭暴力命案,即使被害人已申請保護令,仍不幸遭加害人埋伏殺害,震驚社會,外界質疑現行保護令制度形同虛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6)日召開專案報告,多位立委建議修法增設「電子監控」。對此,警政署、法務部與衛福部皆表態支持,衛福部長邱泰源承諾,將於1個月內召開跨部會研商會議,若順利凝聚共識,最快六個月提出修法草案。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直言,近期家暴悲劇一樁接一樁,雖然都有申請保護令,卻仍釀人命,顯示現行制度失靈,存在四大缺口:家暴網絡人員敏感度不足、對加害人施強制力(羈押)不足、對加害人監控性不夠、對受害者預警機制不足。她強調,不能再要求被害人躲起來,政府應從源頭控管加害人行蹤,認為根據國外經驗,電子監控足以讓被害者有所預警,並呼籲司法機關推行此機制。
國民黨立委邱鎮軍更語帶諷刺:「那張保護令會響嗎?會震動嗎?都不會嘛!」他指出,會收到保護令的人往往是無視法律者,「給一張紙有什麼用?」他主張比照性侵案件採用電子腳鐐強化控管,並舉例美國、法國、韓國、西班牙早已實施類似制度,台灣不該繼續落後。
國民黨立委廖偉翔則指出,違反保護令案件逐年攀升,從2021年的1758件增至近2400件,顯示現行制度執行力道不足。他直指,電子監控在多國早已實施,但台灣卻因執行責任歸屬不明而停滯不前,呼籲修法時必須明確釐清跨部會分工,否則恐怕只是「持續研商、反覆開會,直到下一條人命犧牲」。他並當場逐一點名各部會官員是否支持增設電子監控條款,警政署、法務部與衛福部皆表達同意。
法務部檢察司司長張曉雯說明,羈押是強制處分,牽涉到人身自由,聲請、裁定都必須符合法律要件、遵守比例原則,須看個案事證做判斷。土城案中,檢方當時手上沒有相關家暴通報紀錄,才會認定不符羈押要件。她強調,法務部已要求檢方加強敏感度訓練,並請警政單位在詢問被害人筆錄時,應呈現過去通報紀錄,讓檢察官有更多資料參酌。
邱泰源表示,現行保護令違反率約2成,代表制度仍有一定嚇阻效果,但對高風險個案確實須加強。他認為,電子監控是值得借鏡的方向,衛福部將在一個月內召開跨部會研商會議,若順利凝聚共識,最快六個月提出修法草案。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補充,電子監控機制過去已有討論,只是各部會最後對「由誰來執行」當初共識不足,目前保護令執行由警政機關負責,未來若增設電子監控,也將由警政單位執行。
《太報》關心您,勇敢拒絕任何形式暴力,求助專業人員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
‧全國家暴專線:113
‧報警:110
‧線上通報:關懷e起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