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即起停收赴美包裹 民間快遞運費高1~2倍
經常寄包裹到美國的民眾注意了!受到川普政府取消小額包裹免稅優惠的影響,中華郵政自即日起全面暫停收寄赴美的商品類郵件,等於所有價值在800美元以下的郵包,都不再享有免稅待遇。雖然文件類郵件仍維持正常服務,但過去仰賴郵局寄送台灣商品的民眾與業者將首當其衝。
美國「小額豁免」制度已實行數十年,原本規定200美元以下的進口小包裹可免關稅,歐巴馬時代將門檻大幅提高至800美元,協助零售與跨境電商降低成本。如今川普政府以「公平貿易」為由,簽署行政命令,自明(29)天起全面暫停此制度,影響範圍涵蓋所有來源國及運送管道。
中華郵政解釋,由於全球郵政體系尚未建立「寄件人預繳關稅」機制,承運公司也停止受理相關貨件,所以不得不在美方新制生效前,開始停收商品類郵件。受影響項目包括國際商品快捷、國際包裹、國際e小包、國際掛號小包及國際平常小包等,僅剩文件類如信函、明信片、文件快捷等仍可寄送。
根據統計,去(2024)年台灣寄往美國的商品類郵件達34萬件,其中7成以上單價低於800美元,全年為郵局貢獻約3.6億元營收。中華郵政指出,這項業務占整體國際郵件營收約24%,停收是「不得已的選擇」,不過在沒有預收關稅配套下,若勉強繼續承作,將導致大量郵件卡關或退件,反而損害民眾權益。
至於仍有郵遞需求的民眾,可透過中華郵政窗口交寄,轉由DHL、FedEx等商業快遞辦理。國際快遞具備即時課稅及報關流程,可在寄件當下計算並代收稅款,確保包裹能順利進入美國。但相較於郵局價格親民,民營快遞費用高出1~2倍。以1.5公斤包裹為例,郵局原本收費約新台幣1,310元;改走DHL價格為2,499元,FedEx更高達3,958元,關稅還另計。
不少消費者擔心,這項措施將衝擊民生日常與跨境電商。例如,留學生家長過去習慣郵寄零食與生活用品,若運費與關稅雙雙加重,恐讓海外家人難以負擔;小型飾品業者也坦言,若出口成本飆升,只能縮減或轉回內銷市場。
中華郵政強調,將持續與國際郵政組織及美方保持溝通,並評估建立寄件端稅款代收機制,期望未來能恢復服務。但在相關制度尚未建置完成前,寄送美國的小包裹只能仰賴商業快遞,價格與時間成本勢必增加。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