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戰隊MV-22B魚鷹「首次」加入反潛角色 應對中國潛艦威脅
Newtalk新聞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正積極提升MV-22B魚鷹機(Osprey)在反潛戰(ASW)中的應用,以因應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潛艦威脅。最新測試案例是第31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MEU)配合美英日3航艦菲律賓海演訓進行「首次」反潛任務,由1架MV-22B魚鷹機與2架海軍MH-60R海鷹(Seahawk)直升機合作,成功投放聲納浮標,展現其在海上偵測與追蹤潛艦的潛力。
報導中明確說明該反潛任務於8月8日進行,配合「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 CVN-73)」航艦打擊群、英國「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 R09)」打擊群及日本海上自衛隊輕型航艦「加賀號(JS Kaga,DDH-184)」任務群聯合演習同步進行,涵蓋反潛戰等多項操演。日本出動一艘潛艦作為「假想敵」,魚鷹機憑藉其高速、遠航程與載重能力,顯著增強艦隊的海上監視與威懾能力,與海軍戰力形成互補。
隨著中國潛艦威脅在太平洋地區加劇,美國陸戰隊持續調整戰術,將魚鷹機融入反潛任務。早前於「大西洋聯盟2025」演習中,陸戰隊已驗證魚鷹機投放聲納浮標的能力,並透過海軍研究辦公室支援的自動化聲納處理技術,實現即時海底作戰數據共享。未來,陸戰隊計畫進一步整合魚鷹機於標準反潛戰術,強化其快速反應與持續監視能力。
專家分析,傳統反潛戰中,以P-8A海神(Poseidon)海上巡邏機與P-3C獵戶座(Orion)海上巡邏機多平台協同搭配作戰,P-8A憑藉先進感測器與長航程負責大範圍搜索,投放聲納浮標並分析數據;P-3C則以其穩定性與多功能性補充區域監視與武器投放;適用於大海域作戰形態。而MV-22B搭配MH-60R則可類比,MV-22B則以高速(約500公里/小時)、長航程(約1,600公里)與載重優勢,快速部署聲納浮標或運送反潛裝備,與MH-60R的精準追蹤與武器投放形成互補,類似P-8A與P-3C的廣域與局部協同;適用於艦隊作戰區範圍的區域海域的偵測與追蹤。而未來更可能配合自動化聲納處理技術提升數據共享速度,將各式反潛載台整合,強化印太地區反潛網,應對潛艦威脅。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