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高齡也能活得有價值!園藝療法翻轉長者憂鬱人生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8月13日09:08 • 發布於 08月19日04:3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健康醫療網

本文分享如何透過「園藝療法」與「社會處方箋」,幫助長者擺脫情緒低落、重拾生活目標。從醫師觀點出發,帶你看見陪伴與連結對高齡心理健康的深遠影響。

高齡化加速,許多長者雖然壽命延長,卻同時面臨身體退化、社交孤立與情緒低落等挑戰。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陳俊霖醫師指出,長輩走進人生的銀色時光,不該只是漫長的等待與消耗,而應是充滿溫暖、陪伴與生活意義的延續。即便現代醫療方式如抗憂鬱藥物、心理治療、穿顱磁刺激術等,能有效協助改善長者情緒,但仍缺乏生活目標與被需要的感受。他表示,長者真正需要的是一種能投入的生活節奏,以及重拾價值感與社會連結的機會。

找回被需要的感覺 園藝重啟自信與歸屬

一名78歲的李阿姨,常覺得日子無趣、悶悶不樂。陳俊霖主任發現李阿姨喜歡在家種花草,建議她參加園藝團體,李阿姨起初猶豫,陳俊霖主任鼓勵她或許可以當老師,幫助別人一起種花。幾週後,李阿姨在家人鼓勵下加入團體,不僅迅速融入,還主動分享種花技巧與施肥經驗,成為團體中人氣王「園藝阿嬤」。陳俊霖主任表示,許多長者透過團體活動找回「被需要」的感覺,這份認同和陪伴,比任何藥物都更能療癒心靈。

從開藥到開心 醫師也能開出「快樂處方箋」

英國自2019年起推動「社會處方箋」制度,讓醫師除開藥,也能轉介病人參與園藝、藝術、運動等社交活動,促進心理與社會連結的整體健康。陳俊霖主任表示,這樣的理念與臨床經驗密切呼應。許多長者透過自然接觸與團體互動,不僅緩解焦慮與孤單,也改善睡眠與專注力,重拾生活節奏與價值感。

他補充,在歐美與澳洲地區,類似的「綠色處方箋」與「森林療癒」計畫早已推行多年,科學實證也顯示,自然環境能促進副交感神經活化、降低壓力荷爾蒙,有助穩定情緒並促進心理健康。

醫療不單是治療 更是陪伴與連結

陳俊霖主任指出,醫療的目標不只是讓數據恢復正常,更重要的是幫助患者重新找回「活著的理由」。陳俊霖主任說明,園藝、手作和接觸自然等活動,不僅是休閒,更是情緒復健與認知刺激的重要方式;我們希望不只是治療症狀,更透過環境、活動與人際連結,幫助患者重拾生活的意義與節奏。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