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把衛生紙折成三角形!日本醫院廁所貼警告 揭背後驚人感染風險
日本一間醫院廁所內竟明文禁止「衛生紙折成三角」,原本被視為禮貌或整潔象徵的折法,居然被醫療單位點名有潛在風險,有網友在社群平台X分享醫院貼出的公告內容,強調三角折可能導致細菌感染,引發網友熱烈回響,有人直言「誰想用被別人摸過的紙」,也有人表示「再貼心都會先撕掉那段」。
根據《J-CASTニュース》報導,該則貼文由X用戶「にゃーこ」於2017年5月28日發佈,搭配一張醫院公告照片,內容寫道:「患者請注意,請勿將衛生紙折成三角形。因如廁後未洗手即進行三角折,可能導致糞便或尿液中(若含病原體)的細菌與微生物沾附在紙面,進而提高感染風險。」此貼文截至目前已獲超過2萬3000次轉發。
根據にゃーこ的說法,這張公告張貼於某間醫院的共用廁所內,提供病患與探病者使用。由於多數病患免疫力低下,院方格外重視衛生細節,也因此特別強調避免額外的接觸與污染。許多網友在留言中認同該公告內容,不少人表示早就對「他人觸摸過的紙張」存有疑慮。「雖然能理解對方的好意,但我都直接撕掉那一段」、「其他人剛如廁完就折紙,想想就不敢用」等聲音不在少數。
雖然部分人認為三角折是一種禮貌表現,但實際上,該動作最初常見於飯店清潔流程中,作為「已清潔完成」的提示標記。然而在一般民眾使用的空間中,若未經妥善洗手即觸碰紙張,反而可能成為污染源。
《J-CASTニュース》也針對此現象採訪東京知名衛生用品製造商「東京莎拉雅」(SARAYA)食品衛生學術室室長村松壽代。她指出:「廁所本就是容易傳播感染的場所,若如廁後未洗手就折紙,會將手上的污染物轉移到紙張上,讓後續使用者暴露在感染風險之中。」
她進一步說明,像是諾羅病毒這類極易傳染的病原體,過往便曾在群聚感染調查中被發現在馬桶、門把、水龍頭等廁所常見接觸點大量殘留。若感染者如廁後未妥善清潔,甚至可能透過手部將病毒傳播至環境與其他人身上。
「病原微生物肉眼無法辨識,即使廁所看起來乾淨,也不代表無菌。」村松強調,「如廁後未洗手就觸碰紙張、物品或食物,有可能讓自己與他人暴露於感染風險中。」她呼籲,無論在任何環境中,用完廁所後應確實洗手,並避免多餘接觸,共同降低疾病傳播的可能。
這則看似微小的生活習慣提醒,也再度喚醒公眾對「手部衛生」與「公共空間接觸風險」的重視。尤其在醫療機構或免疫力較低者出入的場所,更需慎重看待每一個「好意」背後可能隱藏的衛生漏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