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6月起提款超過這個金額會被國稅局查?近期無新規定!內容農場誤導影片
網傳「從 6 月開始要注意」、「如果提款超過這個金額,您可能會收到國稅局的電話」的訊息和影片。經查證,發布傳言影片的 YouTube 頻道並非具有可信度的資訊來源,且其敘述模糊不清,內容含有許多錯誤訊息。目前民眾至金融機構辦理 50 萬元以上的交易須申報,但這是行之有年的規定,近期並沒有改變;而關於家人之間給予大額現金可能產生的稅務問題,根據贈與稅法規定,贈與稅免稅額為一年 244 萬,贈與人在同一個年度內,累計贈與給他人的財產總額不超過此金額就可以免辦贈與稅申報。
6月開始提款超過這個金額會收到國稅局的電話?
原始謠傳版本:
從6月開始要注意!如果提款超過這個金額,您可能會收到國稅局的電話!6月起現金管理新規,一定要記得辦理這個手續!您的退休金恐被「吃掉」!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的原始來源是否具有可信度?
查核記者檢視發布網傳影片的 YouTube 頻道「晚年心語」,2025 年 5 月才剛加入,既非正規媒體所成立、其發布的內容也無記者採訪或標註其資料來源,從頭到尾只有一個畫面重複播放,再配上機器人聲旁白。
網傳影片全長大約 20 分鐘,內容雖然講述許多聽起來是真實案例的故事,試圖以此來支撐其說法,但過程不斷重複一些無意義的敘述,此外,影片也出現非台灣慣用的詞彙,推測其可能是來自中國的訊息。
以關鍵字在百度上搜尋,可以看到有許多說法和網傳影片類似的文章,均宣稱今年 6 月開始提領現金有新規定;綜合以上,發布傳言的 YouTube 頻道並非具有可信度資訊來源,其內容可能是改編自中國的內容農場文。
台灣金融機構近期是否有發布大額現金交易的新規定?
(一)查核記者以關鍵字在金管會官網上搜尋,並沒有查到近期有針對提款金額限制或大額交易頒布新規定,台灣的主流媒體亦均無任何報導,由此可知,網傳影片所述並無根據,不是正確訊息。
根據媒體報導,早在 2009 年金管會就宣布,民眾至金融機構辦理 50 萬元以上大額現金交易,須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民眾應攜帶身分證明文件,以利金融機構確認身分及辦理申報。
(二)2019 年 1 月 1 日開始,原本執行「金融機構辦理國內匯款及無摺存款作業確認客戶身分原則」,規定金融機構辦理 3 萬元以上到 50 萬元以下的國內現金匯款、3 萬元以上國內轉帳匯款及無摺存款均需落實 KYC(確認客戶身分的程序)。
但因 KYC 頻頻引發民怨,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未來民眾在銀行臨櫃辦理業務,只要是熟客,若未超過新台幣 50 萬元,不需提供身分證件核對。金管會說明,將推動便民措施,包括:
1. 只要金融機構已有資料並認識客戶,無摺存款 50 萬元以下就不需請存戶出示身分證明核對。
2. 自行客戶以轉帳方式存入自行無摺存款者,因金融機構已有客戶資料,無須再請客戶填寫資料。
3. 辦理繳納稅款、規費者,可不適用洗錢防制規定。
針對 50 萬元以上的交易,也有幾個狀況是免向調查局申報,不過仍應確認客戶身分及留存相關紀錄憑證,根據《金融機構防制洗錢辦法》第 14 條規定,包括:
1. 存入政府機關、公營事業機構、行使公權力機構(於受委託範圍內)、公私立學校、公用事業及政府依法設立之基金所開立帳戶之款項。
2. 金融機構代理公庫業務所生之代收付款項。
3. 金融機構間之交易及資金調度。但金融同業之客戶透過金融同業間之同業存款帳戶所生之應付款項,如兌現同業所開立之支票,同一客戶現金交易達一定金額以上者,仍應依規定辦理。
4. 公益彩券經銷商申購彩券款項。
5. 代收款項交易(不包括存入股款代收專戶之交易、代收信用卡消費帳款之交易),其繳款通知書已明確記載交易對象之姓名、身分證明文件號碼(含代號可追查交易對象之身分者)、交易種類及金額者。但應以繳款通知書副聯作為交易紀錄憑證留存。
(三)影片中還提到家人之間給予大額現金所產生的稅務問題,根據財政部資料,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贈與稅免稅額調高至 244 萬元,贈與人在同一個年度內,各次贈與給他人的財產總額累計在免稅額以下時,可以免辦贈與稅申報。
意即,父母不論贈與多少子女,只要累計贈與金額合計不超過 244 萬元,即可免徵贈與稅;但有許多民眾誤以為這個免稅額是受贈人每年的額度,就未進行申報,因此遭到補徵和罰款。
(四)另外,金融機構的確會針對異常交易進行監控,根據金管會 2023 年公布之「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態樣」,存提匯款類就有 16 種,簡單來說,短期內有大量現金進出帳戶、多筆金額接近申報門檻、新開戶或不活躍帳戶突有異常大額資金進出、頻繁將資金在自己或他人帳戶之間轉來轉去、時常由他人代辦現金存提或替他人操作、一次性大量換匯、和高風險國家有大額資金往來等等,若有以上的情況均有可能被視為疑似洗錢錢或資恐交易。
結論
網傳影片以聳動標題吸引觀看,但內容既沒有說清楚所謂「現金管理的新規定」為何、也含有許多錯誤資訊,金管會並沒有針對提款金額限制或大額交易頒布新規定,從 2009 年開始就有 50 萬元以上的交易須申報之規定,近期無改變。
至於稅務問題,贈與稅免稅額在 2022 年提高為一年 244 萬元,只要贈與人在同一個年度內贈與不超過 244 萬,就可免辦贈與稅申報,不會被課稅,傳言影片中的相關敘述不正確。
資料來源:
大紀元 - 台金管會:18日起50萬元以上現金交易須申報
中央社 - 蘇貞昌:臨櫃50萬以下 熟客不需核對身分證明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金融機構防制洗錢辦法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 - 贈與稅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 善用免稅額將財產贈與給子女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 附錄 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態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