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隱形火山揭祕:新模型破解「無預警」噴發之謎
火山噴發時,通常會出現明顯的前兆,例如地表隆起、地震頻繁或火山氣體異常。然而,全球有一些「隱形火山」(stealthy volcanoes),噴發時卻幾乎沒有預警,讓科學家與防災人員束手無策。最近,科學家以阿拉斯加阿留申島弧上的維尼阿米諾夫火山(Veniaminof)為例,發展出一套新模型,首次揭示這類神祕火山無預警噴發的物理機制,有助於提升未來監測和預警能力。
研究團隊分析維尼阿米諾夫火山2018年「無預警」噴發前後的資料,並建立多種火山內部結構和岩漿動力學的電腦模型。他們發現,當火山內部的岩漿庫體積較小、岩漿流入速度較低時,即使岩漿逐漸累積,也難以引發明顯的地表變形或地震訊號。而且,若岩漿庫周圍的岩石因為長期存在熱岩漿而變得溫暖柔軟,更容易吸收壓力,不易產生可偵測的異常,這就是「隱形」噴發的關鍵。
關鍵在小型岩漿庫、緩慢岩漿流與高溫岩石
該模型進一步指出,不同的岩漿庫深度與形狀也會影響警訊強度。例如,較淺、平坦的岩漿庫可能導致地震活動減少,細長的岩漿庫則較少造成地表隆起。唯有同時出現低流速、小型岩漿庫和高溫岩石時,才最容易發生「隱形」噴發。這解釋了為何阿拉斯加等地的火山經常讓觀測人員措手不及——例如維尼阿米諾夫火山2021年噴發,直到三天後才被發現。
研究人員建議,為了提升這類火山的預警能力,應加裝高精度的傾斜儀、應變儀、光纖感測器,同時整合衛星監控、火山氣體監測與機器學習分析,才能捕捉到最細微的變化。這對於全球許多位於交通要道或居民區附近的火山,尤其重要。透過這項研究,科學家有機會提前掌握潛在的災害,守護更多人的安全。
這項新模型不僅對預測阿拉斯加等地的隱形火山噴發有重大意義,也有助於全球火山災害管理進入嶄新階段。未來,隨著監測技術持續進步,「無預警」火山噴發將不再是難以破解的謎題。
研究刊登在《地球科學前沿》。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CC BY 4.0)
圖片來源: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CC BY 4.0)
參考論文:
1、Stealthy magma system behavior at Veniaminof Volcano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延伸閱讀:
1、南極冰蓋融化導致火山噴發加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