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村婦」脫口秀笑談家暴、離婚 觀眾全哭了、官方緊張了
中國脫口秀表演近年大受歡迎,最近演員「房大媽」在節目中笑談自己遭家暴、父母嚴禁離婚,她考慮30年才淨身出戶等內容爆紅,卻引來浙江省委宣傳部警告勿拿男女對立做文章,要求「謹防脫口秀滑向性別對立的泥潭」。外媒指女權在中國本就敏感,「房主任」的草根背景顯示女性對父權的不滿不限於高知識、富裕城市女性,同樣也令官方不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報導,50歲的「房主任」最近在愛奇藝的《喜劇之王單口季2》爆紅,她來自山東農村、教育程度不高、頂著短髮一身「大媽」衣著,在表演中談到自己的婚姻,令觀眾先是捧腹大笑,後來卻笑著笑著就哭了。
她在表演中提到姊姊遭到家暴,所以父母刻意為她選了瘦小男人嫁,婚後老公卻找來公公一起家暴,她將這對父子打進了醫院。觀眾聽到此處,興高采烈為她歡呼。
她回娘家告訴父母要離婚,父母堅決不准,說家中不許出這種丟臉的事,她在台上說:「我爸說我們家嫁出去的女兒就沒有離婚的,家族的名聲不能毀在我女兒這裡」,她感嘆:「男人家暴不丟人,女人離婚丟人。」此時許多觀眾已經開始流淚。
表演最後她說,考慮了30年,終於帶著女兒淨身出戶,拿到離婚證書,觀眾一邊拭淚一邊笑著為她歡呼。「房主任」這段影片在網路大紅,引發許多討論,也讓官方不安。浙江省委宣傳部旗下「浙江宣傳」上週發表評論《謹防脫口秀滑向性別對立的泥潭》,發出警告。
文章沒有點名哪位喜劇演員,但提到《喜劇之王》,以及被視為「行業瑰寶」的新人,評論指脫口秀「為討論社會議題提供了獨特空間」,但「有的內容正滑向性別對立的泥潭」,文章指部分脫口秀內容逐漸偏離幽默本質,反覆拿男女對立做文章,本應是情緒解壓閥,卻挑起、激化性別對立。
這篇評論引發部分網友不滿,「光說事實就挑起男女對立?」認為官方太敏感,無法接納「從女性角度討論事情」。
CNN指出,爭取婦權在中國仍是敏感話題,由於人口危機,政府為提高生育率,敦促女性接受傳統性別角色,雖然女權相關話題只要不涉及「呼籲、行動」,官方一般會稍加容忍,但CNN指「房主任」的背景令官方緊張。
她不是城市居民,既不富裕也未曾受高等教育(她曾在受訪時說學歷為國中畢業),倫敦政經學院(LSE)研究女性主義的學者孟冰純接受CNN訪問表示,「她是來自農村的中年女性,不是典型城市自由派精英女權主義者,這似乎表明,性別問題以及對傳統儒家父權價值觀的不滿,可能比他們(官方)願意承認的更為普遍。」
「房主任」從未以女權主義者自居,不過她在微博發文說,相信擺脫農村生活的社會束縛可以「喚醒女性」。她接受中國《三聯生活周刊》訪問表示,她到8歲才受教育,國中畢業後未再升學。
婚前她在城裡找了工作,但寄回家的錢,母親全都給了弟弟,她沒有房子和土地的繼承權,只想結婚脫離原生家庭,但婚後發現依舊受家庭和婚姻束縛。她在表演中說老公和公公一起揍她之事確實發生,但現實中沒有那麼好笑,她回娘家時滿臉瘀傷,不過她的父母依舊不許她離婚。
表演脫口秀前,她在山東偏僻農村當清潔工,一次去看脫口秀,與演員互動環節因機智幽默被推介,因緣際會入行,竟就成了官方口中的「行業瑰寶」新人。
CNN訪問的民眾多數支持「房主任」,一名女性觀眾張媛琪(Zhang Yuanqi,音譯)說,和10年前離開家暴父親的媽媽一起看「房主任」表演,她說「房主任」不是煽動性別對立,「只是把自己的人生經歷變成笑話,我們想聽到的是我們自己的生活。」
另一名21歲女大生黃雪瑤(Huang Xueyao,音譯)說,「房主任」只是說出女性的日常,官方卻不許,「我不知道官員在想什麼」。她想帶媽媽去看「房主任」的表演,也擔心媽媽與「房主任」有相同被壓抑的經歷與憂慮,只是媽媽沒敢說出來。
倫敦政經學院(LSE)學者孟冰純說,中國政府正努力理解脫口秀這種新興娛樂形式,或許可解釋官方對《喜劇之王》和「房主任」採取的審慎態度,他們發出了警告但未干預節目和「房主任」演出,她的社群帳號依然活躍,而官方介入審查往往從「帳號停更」開始。
「房主任」受訪時表示,脫口秀對她來說不僅是職業,也是感情宣洩的出口,「我最大的變化就是不再對前夫的一舉一動生氣了,有一種和解的感覺。」
《太報》關心您,勇敢拒絕任何形式暴力,求助專業人員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
‧全國家暴專線:113
‧報警:110
‧線上通報:關懷e起來
顯示全部
留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