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看歐美關稅協議: 「歐洲人投降了」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 對歐美關稅協議提出了強烈批評,稱歐洲已經淪為“任人宰割和凌辱的對象”。評論寫道:“這項協議對歐洲來說是一個糟糕的協議。特朗普不僅在關稅爭端中羞辱並勒索了歐盟,最終他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美國總統肆意妄為,現在要對歐盟商品征收15%的關稅。而歐洲呢?竟然聽之任之逆來順受。”
評論稱,面對特朗普,歐盟顯得軟弱可欺,最終只能自食苦果,《南德意志報》評論最後寫道:“可以確定的是: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已經告別了基於規則的全球自由貿易。華盛頓現在只認同強者邏輯。基於這樣的邏輯,歐盟現在不得不從美國購買更多的液化天然氣和軍事裝備。正像特朗普在蘇格蘭所說的那樣:歐盟必須花錢贖身,才能避免更高的關稅。僅此一點,就已經足以了解這位美國總統的行為方式了。 ”
《明鏡》:“歐洲人向特朗普投降了”
明鏡周刊(Der Spiegel)寫道: “經過數周談判,雙方終於達成了協議,這當然要比爆發貿易戰好得多。但盡管如此,協議仍是歐洲人投降的產物。為了和平,歐洲人徹底放棄了他們前不久還要誓死捍衛的價值觀和原則。歐盟同意美國對歐洲產品征收15%的關稅,而美國產品未來則可以免稅進入歐洲。這是對美國的單方面優待,也是對國際貿易規則的莫大嘲諷。”
《明鏡》周刊最後寫道:“歐盟必須大力削減那些令一切癱瘓的繁文縟節,必須爭取更多的投資和創新,並要打造一個能與美國相抗衡的資本市場。此外,歐盟還應加強與那些同樣被特朗普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的國家的貿易關系。被中美博弈所主導的當今世界裡,開展經濟領域的‘不結盟運動’仍有空間,而歐洲可以在其中扮演領導性角色。”
《法蘭克福匯報》: 歐盟在卑躬屈膝、自我矮化
《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寫道:“周日與特朗普在蘇格蘭特恩貝裡舉行的會晤,對歐盟而言,可謂至關重要,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自我矮化的表現,卻令人極度不適:唯唯諾諾,極力討好特朗普這樣一位‘強硬而公正的交易高手’,並對特朗普居高臨下的傲慢聽之任之。這顯然是一種全力確保協議不破產的談判策略。”
評論寫道:“兩害相權取其輕,只有與最壞的結果相比,這份協議才稱得上‘巨大成功’。同特朗普4月份宣布的對大多數歐盟商品征收20%基本關稅的計劃相比,15%或許好了許多。但同關稅之爭爆發前的情況相比,15%的關稅對歐洲出口商來說,無疑是一次嚴重的惡化。無論是對歐盟,還是對德國而言,這都是一個苦澀的結果。”
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 Zürcher Zeitung) 寫道:“美歐貿易協議中許多重要細節尚未最後敲定,但整體輪廓已經清晰:這是一份對單方有利的‘交易’。美國將對來自歐洲的商品征收15%的關稅。這也正是當前歐美實力對比的真實反映:美國對歐洲的依賴程度遠遠小於歐洲對美國的依賴。美國擁有出色的企業、超過3.4億的人口以及龐大的國內市場,因此,同許多歐洲國家相比,美國並不是很依賴國際貿易。”
“充滿苦澀的交易”
荷蘭《電訊報》(Telegraaf) 寫道:“喜悅中也充滿了苦澀:美國將對歐盟產品征收15%的關稅。在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前,歐盟對美出口的關稅甚至還不到5%。布魯塞爾並沒有采取相應的反制措施,畢竟此前特朗普著實讓歐洲各國受了不小的驚嚇。這位‘首席交易大師’曾發出威脅稱,如果雙方不能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屆時美國將對歐盟產品征收30%的關稅。上周,大多數歐盟國家就已對15%的關稅開了綠燈。對於歐洲政治家們來說,這個結果總比讓談判破裂要好得多。”
《愛爾蘭時報》(The Irish Times) 寫道:“美歐貿易協議中也包含歐盟購買美國能源和軍火的承諾。特朗普稱這份協議是一場勝利。事實上,他的確在很大程度上如願以償。歐盟則處於被動的防守狀態,也許他們希望以此換取美國留在北約,並能繼續對烏克蘭提供支持。歐洲人所面對的,是一位堅定奉行強硬關稅政策的美國總統,這一方面是基於經濟民族主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充實美國國庫。
這份框架協議帶給歐盟、尤其是愛爾蘭的最大好處在於,它規避了歐美爆發貿易戰的風險,畢竟貿易戰的後果不可預測且極其危險。”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顯示全部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