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到底多有錢?驚人「獨角獸」財力曝光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因挪用資金、侵占寺產,與多名女子有不正當關係並產下私生子,嚴重違反佛教戒律,目前正被中國官方多部門聯合調查。釋永信出事後,少林寺驚人的商業版圖和龐大財力也隨之浮上檯面。
釋永信遭調查的事件在中國掀起極大討論,事實上,早在2015年,釋永信就曾被指控收受巨額財物、私生活不檢點等問題被調查,2017年官方以「證據不足」作結,但釋永信的資產以及桃色傳聞仍沸沸揚揚。
中媒《財新》披露更多細節,釋永信是25日深夜就被「叫走」,且早在春節前後,與少林寺關係接近的人士透露,釋永信今年春節出國訪問後就被限制出境,被主管部門約談,但在中國國內尚能活動,報導提到,今年5月地方政府就以少林寺管理處的名義派人常駐少林,這個機構的主要成員來自鄭州市和登封市的宗教局和統戰部。
另一中媒《第一財經》指出,釋永信1981年進入少林寺,釋永信不只是一名「和尚」,還是中國首位擁有MBA學位的僧人,在進入少林寺後,逐步將少林寺商業化,早在1998年就開始他的「佛門商業版圖」,釋永信總計在文化、旅遊、武術、教育、表演、文創,甚至醫藥、餐飲等領域,註冊近800件少林寺相關的商標。
早在2006年,少林寺一年的觀光門票收入,就在當時突破1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3億元),中國官方數據指出,少林寺長年都是河南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前三名,旺季的單日遊客數超過2萬人,每年接待約300至500萬人,換算下來,現在門票年收入可能超過人民幣3億元(約新台幣12.6億元),光是少林寺的門票收入就足以佔河南省登封市的三分之一財政收入。
中媒《極目新聞》提到,釋永信名下有10家機構組織,其中5家企業已註銷。釋永信曾在1998年7月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少林寺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前身,現已註銷),主要營業項目為少林寺旅遊資源及產品開發等業務;到了2008年,釋永信又創辦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0萬元(約新台幣400萬元),成為少林寺商業化運作的平台。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更曾推出許多禪修和佛教文創產品,釋永信甚至還開過少林藥局,經營網路電商。
釋永信也試圖打進海外市場,自1999年率少林武僧團到英國白金漢宮後,每年在全球巡迴演出超過200場,演出費更由初期的每場10萬美元升至近年的50萬美元。
報導提到,少林寺旗下的公司在2022年以4.52億元標下鄭州市鄭東新區的一塊地,一度引發輿論,認為少林寺是否打算進軍房地產。
港媒星島日報指出,寺廟經濟日益蓬勃,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據統計,中國寺廟經濟市場規模在2023年已達到800億元至900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1,000億元。杭州的靈隱寺年收入就有6.7億元,安徽的九華山7.2億元,四川的峨嵋山年收入更是高達8.2億元。
少林寺過去曾打算在2010年至2011年上市,甚至提出融資10億元人民幣的計畫想當企業經營,但最後遭中國國務院否決。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