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單厚之/普發現金何時才拿得到錢
[NOWnews今日新聞] 立法院7月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決定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行政院近日內將送出5450億元特別預算案,但卻又傳出政院將提出釋憲,還要修法加入「排富條款」。政院這樣的動作究竟會對普發現金造成怎樣的影響,民眾究竟能不能拿到錢?何時才能拿到錢?
綠營內部有一派,將大罷免失敗歸咎於人民「貪財」,面對823的第二波罷免,政院最終確定不提出覆議,但一直傳出政院將提出釋憲,近日更傳出政院將提出修法加入「排富條款」,讓整個特別條例和預算案都增添了新的變數。
眾所周知,現任大法官的人數不足以達到《憲訴法》的釋憲門檻,就連《憲訴法》的釋憲,憲法法庭都還沒有確定下一步。若未來憲法法庭決定對《憲訴法》做出暫時處分,就可以讓《憲訴法》暫時失效,並沿用舊的門檻對《憲訴法》做出違憲判決。但大法官對於涉己事務做出裁判,必會引發憲政上更大的爭議。
但在不碰《憲訴法》情況下,憲法法庭雖然不能做出違憲判決,仍然可以對《特別條例》做出暫時處分。若政院最終真提出釋憲、憲法法庭又做出暫時處分,普發現金就無法生效,直至憲法法庭做出新的裁決為止。全民普發現金最大的變數,就是政院及憲法法庭。
政院一方面說違憲,一方面又說要修法,那政院在提出修正案時,勢必就要說明普發現金哪一部份違憲?難道普發現金違憲,排富之後就不違憲了嗎?
其次,這次政院並沒有提覆議,表示對於普發現金並無《憲法增修條文》所言「窒礙難行」之處。但政院卻在法律還沒有實施時就又提出修正案,等於規避《憲法》覆議的機制,把修正案當成覆議來用,這必將引發憲政爭議,也會引起在野黨的不滿,加深行政、立法兩院的摩擦。
由於普發現金是在野黨的主張、對選民的承諾,即便再不滿,也不至於卡著不過,但這樣的摩擦和爭吵,難免會拖延立法的時程,讓特別預算無法在短時間內通過,民眾也更晚才能拿到錢。
另一方面,普發現金畢竟是包在《特別條例》內,其緣由和主體都是為了因應川普關稅的衝擊,但如今政府連關稅的衝擊和影響都不願說明;今天立法院朝野協商時,民進黨團更主張要等關稅全部談定之後,行政院長卓榮泰才能到立院說明。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立法院恐怕都難以開始《特別預算》的審查。
立法院本會期延會到8月底,但目前政院連《特別預算》都還沒有送出門,立院8月底前幾乎不可能開始審查。而依照慣例,9月立法院開議之後,院會要先進行施政報告和總質詢,最快也要10月中下旬才能開始審查法案和預算,若是閣揆換人,要再次進行施政報告和質詢,時間還會再拖。
按照賴清德總統的說法,目前對美的20%關稅是「暫時性稅率」,也就是說最終的關稅和衝擊都還不確定。在這樣的情況下,政院何時能送出特別預算都不確定,立法院也不知要用什麼標準和範圍,來審查特別預算。
對外,關稅內容不明,對內,政院是否會提出釋憲、閣揆是否換人也都不確定。在諸多變數之下,全民普發現金預算若能在10月下旬通過就算快的,拖到明年也不讓人意外。
更嚴重的是,那930億「產業支持方案」的救命錢,當初明明有一堆人認為規模太小,政院卻悶不吭聲、只關心撥補台電的1000億,事到如今才改口說「要檢討」,也沒有人知道這930億究竟夠不夠、產業撐不撐得到那時候。當全民都在關心台灣經濟衝擊的時候,我們政府關心的卻仍舊是面子之爭,還想繼續玩過去一年覆議、釋憲的那一套,把大法官當成政治鬥爭的利器。這樣的心態,輸掉民心真的一點都不冤。
●作者: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