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挨重拳,川普宣布8/1起對印度徵收25%關稅,雙邊談判陷僵局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週三(30日)宣布,將自週五(8月1日)起對印度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理由是印度在俄羅斯能源與武器上的採購,以及其持續參與「對美不友好」的金磚集團(BRICS)。不過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美印雙方談判仍在進行中,「本週末前將知道結果」。此一關稅威脅,可能對美印歷經數月累積的貿易談判構成重大打擊。川普聲稱,這項懲罰措施將作為對印度非關稅貿易壁壘、高農產品關稅與其「親俄行為」的懲罰。他提到,印度若仍堅持目前的貿易政策,「將面臨比其他國家更高的懲罰性關稅」。
根據白宮數據顯示,美國已針對部分銅類進口品項簽署命令,自本週起課徵50%關稅,理由為「國安考量」。印度作為美國第五大貿易逆差來源國,2024年對美出口總值達87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紡織品、藥品、家具、珠寶與石化產品等勞力密集型產業。
川普在Truth Social發文指出:「印度長年對美課徵高達近50%的農產品關稅,並設下最繁瑣且反市場的非關稅障礙。我們與他們的貿易量偏低,原因就在這裡。他們還是俄羅斯最大能源買家,這一切都不是件好事!」
印度政府對此回應,強調仍致力於達成「公平、平衡且互利」的貿易協議,並表示正研判川普公告對本國出口的影響。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印度始終重視保護本國農民、中小企業與創業者的利益,未來也會以國家利益為最高考量。」
市場人士指出,美印貿易關係恐因川普關稅再度惡化,特別是在雙邊原定於今年秋季完成貿易協議第一階段,並將總體貿易額自2024年的1910億美元擴增至2030年的5,000億美元之際,此舉無異於踩剎車。
根據美國智庫分析,美方關切焦點包括印度對美國農產品與乳製品的高關稅障礙、進口品檢標準日益嚴苛、以及不透明的關稅與通關流程。白宮經濟顧問哈瑟特(Kevin Hassett)指出,川普對談判進度感到沮喪,因此祭出25%關稅「做為推動進展的手段」。
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主席拉爾漢(S.C. Ralhan)警告,此關稅將對印度紡織、鞋類與家具等勞力密集型出口產業造成重擊,使其在與越南、中國等競爭對手相比時失去價格優勢。
政治層面,儘管莫迪與川普曾於今年初承諾擴大雙邊合作,但隨著美方近月對巴基斯坦釋出善意,印度對美方的不滿也悄然升溫。分析人士指出,川普的「關稅外交」已使印美關係回落至自1990年代以來最具緊張的一段時期。
下載「財訊快報App」最即時最專業最深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