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中國哲學會「理解與療癒」研討會登場 以AI情人為主題展開深度對話

桃園電子報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記者諶志明
由中國哲學會主辦、輔仁大學哲學系承辦的「2025年中國哲學會『理解與療癒』學術研討會」,於11月1日至2日在輔仁大學舉行。圖:主辦提供

由中國哲學會主辦、輔仁大學哲學系承辦的「2025年中國哲學會『理解與療癒』學術研討會」,於11月1日至2日在輔仁大學舉行。此次會議以「理解與療癒」為主題,聚焦當代人在科技發展、倫理實踐與心靈重構中的哲學反思。中國哲學會表示,今年的研討會旨在探索「理解」與「療癒」在當代社會中的理論與實踐意涵,是國內哲學界首次以「人工智慧與情感倫理」為核心議題的公開討論。這不僅標誌著哲學思考正式走入AI時代的親密關係領域,也開啟了跨學科對話的新方向。

此次會議以「理解與療癒」為主題,聚焦當代人在科技發展、倫理實踐與心靈重構中的哲學反思。圖:主辦提供

在此次研討會中,「哲學越域」團隊舉辦一場專題座談會,以「AI情人」為主題,展開關於科技與情感倫理的深層對話。此場座談由輔仁大學博士候選人李偉銘主持,與談學者包括臺灣大學教授李賢中、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邱建碩、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朱弘道及文化大學博士林宣里等人。

哲學越域團隊與與談人,左起為文化大學博士林宣里、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邱建碩、臺灣大學教授李賢中、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朱弘道、輔仁大學博士候選人李偉銘。圖:主辦提供

座談以具體案例為切入,聚焦於兩個關鍵問題:第一, 如果AI逐漸成為人類情感寄託的對象,甚至做得比「真人」更好,我們是否應該接受AI為合理的交往對象?第二, 如果人可以跟AI建立親密關係,這樣的關係是否能夠以某種方式,讓法律賦予正當性及保障?

哲學越域團隊指出,AI互動的興起不僅是科技議題,更觸及人類情感結構與倫理關係的重塑。當人工智慧踏足原先只屬於「人際」的親密領域,人類要如何看待並與之相處,是當代哲學不可迴避的課題。現場觀眾反應熱烈,許多人表示這個主題「貼近生活又令人不安」。

有參與者分享親身經驗,他的伴侶為工程師,因長期忙於工作而難以經常陪伴,為維持情感連結,他嘗試使用AI聊天應用程式,讓AI模仿伴侶的語氣與習慣互動;而工程師男友則透過閱讀AI對話摘要,了解伴侶的情緒與生活近況。此案例引發現場對「科技介入情感」之倫理邊界的深層討論。

中國哲學會表示,哲學越域團隊的參與為此次「理解與療癒」主題研討會注入鮮明的時代性與跨域視野,不僅回應科技社會下的人文關懷,也在知識與生活、理論與情感之間,重新尋找思想與倫理的平衡。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鳳凰恐轉強颱從南部登陸 連3天影響台灣

自由電子報
02

全台風雨躲不掉!鳳凰颱風估週日轉強颱 「北轉撲台」連2天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3

誰還記得啊!22年從未催繳 要辦過戶才告知欠「183元」

TVBS
04

「2」改成「3」!國小代課老師竄改考卷送分 4班要重考

TVBS
05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6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