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拔插頭才省電?專家點名這6種家電千萬別亂拔!斷電更耗能還壞更快

早安健康

更新於 40分鐘前 • 發布於 1天前 • 新聞中心高儷綾

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電器不用的時候記得拔插頭,這樣比較省電又安全。」

但你知道嗎?有些插頭拔掉的確能省電,可是有些電器卻不建議拔插頭,除了安全上考量,甚至會影響電器的使用年限。

根據經濟部能源署的測試,拔掉有「待機電力」的家電插頭,在長時間不使用時確實可以省電。因為根據工研院測試統計,待機電力約占家庭用電的7.4%。所謂「待機電力」,就是電器雖然關機,但因為插著電,它的電路板、顯示螢幕或遙控功能仍在待命中,這時候其實還在悄悄耗電。

而待機電力主要來源是那些關機後仍有小紅燈亮起、顯示時間或可用遙控器開關的家電,例如電視、微波爐、音響、電腦、螢幕、冷氣機等。相對地,非待機電力家電產品使用後或關閉電器總開關,就算沒有拔掉插頭,也不會消耗電量。

大型家電別亂拔插頭,小心資料遺失、零件老化

美國電氣專家Tim Hodnicki接受媒體訪問時就指出,有些大型電器為了維持運作和資料紀錄,必須長期保持插電狀態,否則不但省不了電,還可能造成損壞或安全疑慮。而且,這些電器往往體積較大,以下這幾種電器,建議不要常常拔插頭:

1.洗衣機和烘衣機

這些屬於高功率電器,頻繁拔插頭會讓插頭和插座磨損。而且現在的智慧型洗衣機、烘衣機都有自動診斷功能,拔掉電源可能會讓系統記錄遺失。

2.冰箱

冰箱最忌諱斷電!一旦拔掉插頭斷電,冰箱內部的溫度會快速上升,食物容易變質、長細菌。重新插上電後,壓縮機要花更多電力降溫,不但費電,零件也容易加速老化。

3.洗碗機

新款洗碗機有電子面板與定時功能,拔插頭可能導致系統錯亂、時鐘重置或內建診斷資料消失。建議保持插電狀態,讓系統穩定運作。

這3種電器一斷電反而更耗能又傷機

4.Wi-Fi路由器或數據機

為了確保Wi-Fi連線流暢穩定,請勿拔掉路由器或數據機的電源。這些設備需要持續運行。頻繁地重啟會縮短其使用壽命,中斷服務,並造成電源轉換器不必要的耗損。

5.內崁式大烤箱或電磁爐

這些設備通常採用高功率插座,每次使用後都斷開電源並不實際,而且由於連接線的尺寸和電流,也可能造成安全隱患。這裡指的是內崁進廚房櫥櫃內的大型家電,如果插座有適當的保護裝置,或者電器配有安全性設置插頭或大電流插頭,建議將電器一直插著電源。

但便攜型的小烤箱或電磁爐這種電器,就應該在使用完後拔插頭比較安全。

6.儲水式或即熱式熱水器

這是家中另一台需要一直插著電源才能持續有效運作的大型電器。由於我們一天到晚都可能需要使用到熱水器,頻繁地拔掉電源既不方便也不實用。

經常拔掉電源插頭可能會導致水溫不穩定,並可能對加熱元件造成耗損。

能源署提醒動作錯釀危險!3招安全拔插頭又能省電

能源署提醒,針對有待機電力的電器,外出及長時間不使用時,可將上述電器開關切掉,或插頭拔掉,以有效節省電源與電費。 但拔插頭需考量下列正確方法:

  • 拔插頭應正確使力,別直接拉扯電線!如使力點位置不當,造成電線內的銅線斷裂,反而容易使電線受損。
  • 長時間沒插電的插座要封口。例如冷氣在冬天不使用時拔除插頭,但因插頭或插座在空氣中附著灰塵後,屆時通電時易造成火花,影響用電安全。建議可用塑膠材質插座封口。
  • 善用獨立開關延長線。若怕常拔插頭麻煩,可以用有獨立開關、具自動斷電保護的延長線(但延長線不建議用於高功率電器),外出時只要關掉開關,就能達到同樣省電效果。

真正省電的關鍵,是了解哪些會待機耗電、哪些需要長期通電。聰明用電、正確拔插,才是既安全又省錢的做法。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拔插頭才省電?專家點名這6種家電千萬別亂拔!斷電更耗能還壞更快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台大女學霸體重攀升絕望「胖一輩子」 早餐換掉一食品輕鬆瘦7公斤

鏡週刊
03

7旬胃癌患者剛出院…竟又「臉歪嘴斜、無法進食」再送醫!全因「靠1物調養」出事

鏡報
04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05

最近感冒人變多?喉嚨癢、咳不停、酸倦…醫曝「真正禍首」:6招防病毒入侵,做1事就「贏一半」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6

最美歐巴桑陳美鳳瘦身祕招公開了!水煮蛋、蘋果切片+1物能清腸?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