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高層喊電價扛不住電網地下化 曾文生:善用特別預算處理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25)天表示,有鑑於颱風常造成電力受損,將善用特別條例,提出新台幣302億元預算,執行包含電纜地下化等工程,強化電網韌性。
今年從4月起,全台遭遇了豪大雨伴雷擊、強風,導致部分地區發生電壓降低及停電事故,儘管輸電系統雙迴路設計仍勉持供電,但仍有約5萬戶歷經短暫故障停電。而7月颱風丹娜絲(Danas)更是對電網釀成重大破壞,也一度造成嘉南平原超過百萬戶停電,更有超過3,000支電線桿倒塌毀損,也讓不少人將停電改善方案,寄託在「電桿地下化」一途。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也說,將啟動全國電纜地下化優先評估,尤其過往電網韌性強化砸了5,000億元,卻未包括電桿地下化工程,這次要優先處理。曾文生卻示警,全面地下化並沒有那麼容易,會先從容易致災的地方評估,但有關預算屬於特別預算性質,執行時間非常短,必須在2年內處理完,這就要仰仗跨部會合作,包含路權申請、施工發包與驗收等,都是很大的挑戰,會先以尚未地下化電網的省公路為主。
台電執行長陳銘樹直指,台灣有超過319萬根電線桿,近10年來陸續斷過9,000根,目前已經針對性地從幹道或較脆弱的地方開始逐年地下化,而地下化可讓供電容量提高、災害停電降低、外物碰觸減少,確實能增加防災韌性,優點不少。
陳銘樹也坦言,地下化建置成本比電桿高出約8至12倍,這都得全民買單,加上地下化設備設置地點需要地方政府及民眾支持,孔蓋降埋可能會延誤搶修,一旦故障問題點難找等困擾也需多擔待;此外,還有地下電纜電容效應可能導致電壓升高,這也會影響供電品質,因此地下化並不是萬靈丹,「台灣的電價要支撐地下化很不足」他點出重點。
曾文生仍強調,目前電桿地下化比例為47.6%,其實比例已經比日本高6%,也狠甩南韓超過2成,後續持續配合政府政策,以「線路防災韌性需求」及「技術性需要」優先,滾動檢討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