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菁桐礦業生活館 回望平溪「煤」好歲月

青年日報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菁桐礦業生活館為昔日的台鐵員工宿舍,今轉化為述說煤鄉記憶的文化館。(記者李采霖攝)
 菁桐坑地區地圖,呈現菁桐、白石、薯榔三村聚落與礦業活動的分布。(記者李采霖攝)
 運用擬真模型,呈現出當時礦業的各項設施與環境。(記者李采霖攝)
模型展示還原煤炭從原礦到分類加工的過程,重現礦場當年繁忙景象。(記者李采霖攝)
館內紀念礦區推手,留下平溪礦工最真實的身影。(記者李采霖攝)
周邊景點。
交通資訊。

記者李采霖/專題報導

來到平溪,除了放天燈,還可以搭到平溪線最後一站「菁桐車站」,探訪菁桐礦業生活館,該館改建自日式老宿舍,靜靜地述說著平溪的礦業歲月,一走進來,就像坐上時光列車,一幕幕礦工生活和產業風華緩緩展開,述說平溪的百年故事。

史料陳展 述說平溪百年故事

館內空間分為1樓常設展與2樓特展區,1樓常設展以菁桐坑區地理與自然人文風貌為主軸,包括天燈、煤礦、鐵路、瀑布與壺穴等特色,並以百年故事為主題,述說平溪地區的歷史故事,藉地理圖文介紹區域形成與聚落聚勢脈絡;2樓則設「煤礦文化館」及特展區,目前展出「2025平溪區四校聯合美展」,集合十分國小、平溪國小、菁桐國小及平溪國中等學生們的作品,展現當地的藝文能量。

走進館內,1樓以「地理與聚落介紹」為主,帶民眾認識「菁桐坑」的範圍,不只有菁桐本村,還包括白石和薯榔,這裡用地圖、影像和老照片,描繪出三個村落,如何因煤礦產業而逐漸形成聚落樣貌,可以看到早年鐵道如何串起礦區、居民生活與物資運輸,感受到環境與人之間的互動。

沿著木質階梯走上2樓,迎面而來的是濃濃煤鄉記憶,「煤礦文化館」透過展板、模型與老物件,詳實介紹平溪煤礦的開發歷程,從日據時期的「台北炭礦株式會社」,到戰後的礦場擴張與礦工生活點滴,每一個細節都刻劃著平溪曾經的興盛。

擬真模型 重現礦場繁忙景象

館內還紀念了多位對平溪礦業有貢獻的推手,包括顏雲年、潘炳燭等人,他們不只是礦場經營者,更是地方發展的幕後推手,顏雲年與顏國年兩兄弟經營潘炳燭所讓與的石底煤田,創辦「台北炭礦株式會社」,故立平溪頌德碑,歌頌顏潘三公事蹟。

展區中有「礦業工程」的完整介紹,可以看到選洗煤廠、木工廠、貯煤場、檢量室與卸煤斗等模型,甚至連礦車軌道、煤斗裝卸流程都精緻呈現,這些設施構成從礦坑到運輸的完整生產動線,並呈現當時多達數百人的礦區運作面貌,讓民眾了解煤礦開採,講述著礦石從地下掘出,到變成民生燃料的每一道工序。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連假出遊大補帖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捐款仍將流向花蓮縣府?賑災基金會「不交任何單位」:直接撥給災民

三立新聞網
02

急診醫師出走潮1/急診科高壓且難有名醫 一年超過百位醫師出走

鏡週刊
03

最艱困的教師節…光復商工、國中堆滿污泥 校園慘況曝光

太報
04

苗栗晚間爆巨響!通霄電廠120米高煙囪「砍樹」放倒 震撼連環照曝光

自由電子報
05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重大災情 《BBC》分析5大原因

EBC 東森新聞
06

超過3萬「鏟子超人」動身花蓮光復救災 台鐵曝車廂內最暖印記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