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府展覽簡體字辱汪精衛 網質疑照搬中共觀點
黃邦平/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舉辦「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圖片展,台北市長蔣萬安也出席開幕式;作家張典婉PO圖質疑,台北市政府使用「侮辱性語言」做展覽,有網友更發現,說明內容還用簡體字形容汪精衛如同「奴僕」,疑似直接搬運中國評述,引發議論,有網友諷刺「寫這圖說的人還活在戒嚴時期嗎」?
在台北市政府展出的「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圖片展於上月15日開幕,媒體人趙少康曾發文稱讚台灣大學前校長管中閔「很有心」,一手操辦這項展覽,除了邀請上節目暢談,還呼籲大家都應該去看。
根據作家張典婉在臉書分享的畫面顯示,這項展覽中有張圖片的圖說寫道「1942年12月汪精衛前往東京,參加大東亞戰爭一周年紀念會。東條英機抽著煙笑容得意;汪精衛則露出諂媚的眼神,顯現『奴仆』對主人的神色」。「奴仆」應是「奴僕」的簡體字,疑似照搬來自中國的敘述。
汪精衛曾在大清末年參加同盟會謀刺攝政王載灃被捕,後來擔任孫文的文膽、起草遺囑,蘆溝橋事變後,他認為中國打不贏日本,主張對日親善,與日本合作在南京建立中央政府、身兼南京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黨主席、行政院長、國防最高會議主席、中華民國特級上將,高掛青天白日旗與重慶分庭抗禮,還與日本在同一戰線對美國、英國宣戰,曾被前總統蔣中正領導的重慶國民政府點名「自附於漢奸之列」、「通敵禍國」,公開發布通緝。
對此,張典婉質疑,「汪精衞在歷史定位,隨著時代有不同詮釋,什麼年代了,台北市政府還用這樣侮辱性語言做展覽」,指「汪精衞政府在1940年代是重用最多台灣菁英。當年南京政府多用台灣菁英,蔣介石可是不用一」,「台北市政府可以公然侮辱,因為蔣萬安的蔣汪過去還可以延續到2025」。
這番內容引發外界議論,有人留言質疑「為什麼……是簡體字……」、「『奴仆』,明顯原本是簡體字」、「這種語法也確實不是台灣或中華民國的習慣……」,也有網友批評「這樣叫諂媚,那排排站等中共握手的中華民國立法委員算什麼?」、「寫這圖說的人還活在戒嚴時期嗎?台北市文化局長覺得這OK嗎?」、「照片裡的汪精衛,跟日本人談笑風生,至少看起來是平起平坐,那些去跟王滬寧見面的國民黨員,才是露出奴僕對主人的神色吧」?
張典婉也對展覽的標案過程提出質疑,詢問標案評審是誰?是否有公開招標?並強調「公開展覧活動,不能用侮辱性字眼。台北市政府公務員也有責任,不能過度武斷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