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塞爆大里掩埋場 綠民代批盧市府拖延卸責
臺中市議會民進黨團今天(2日)召開記者會指稱,大里掩埋場垃圾量嚴重超載,簡直就是垃圾山,市府還用「掩蓋、暫存」等話術,欺騙市民,破壞青翠山坡地,更對不起屯區及台中市民。市內掩埋場將全數滿載,市府2042年才能清運完成,痛批市民被迫承受18年的垃圾惡夢。市府則說,加速焚化廠汰舊換新,提升去化量能。
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議員王立任表示,臺中市掩埋容量僅剩2萬4978立方公尺,剩餘比例0.5%,全國最低。他的團隊上周現場實拍,大里掩埋場宛如一座垃圾山,滿坑滿谷的垃圾,垃圾疑似直接暴露在陽光下,未依規定覆土,必須等到延宕多年的文山焚化廠汰舊換新工程完工後,才有可能在2042年清運完成,批評盧秀燕缺乏治理能力,拖延卸責,把問題丟給市民、把垃圾留給下一代。議員張芬郁說,盧秀燕執政七年,大里掩埋場垃圾愈堆愈多,根據環境部統計「全國各縣市營運中的公有掩埋場剩餘掩埋容量」,大里掩埋場早在2024年7月就滿載,市府一邊美化數字、一邊持續讓垃圾進場,大里人只能被迫承擔。議員李天生、林德宇、蔡耀頡痛批,大里掩埋場放置的垃圾達34萬噸,不僅空汙讓人憂慮,對地下水、污水的滲流,都讓民眾擔心。民進黨團呼籲盧秀燕市府,立即提出可執行的具體方案,停止一再拖延,加速文山焚化廠時程,補足焚化能量,並提出前中期垃圾去化計畫,至少讓居民不用一昧的承受18年的環境惡夢。
對此,台中市環保局表示,大里掩埋場並無滿載情形,並依規作為焚化廠年度歲修時,垃圾暫時調度去化的替代管道之一。當焚化爐歲修結束後,即可將掩埋場中的垃圾運回焚燒,有進有出。市府推動「固體再生燃料(SRF)」計畫,明年中可望上線,投入處理大里掩埋場垃圾,促進垃圾「轉廢為能」效益。
環保局說,文山焚化廠汰舊換新招商在8月25日截標,共3家廠商投標,積極推動汰舊換新,預期118年文山焚化廠可完成首座新爐建造,提升處理效率,另也透過加強廚餘回收、樹枝堆肥及破袋檢查等措施,已使113年度垃圾焚化缺口較112年每天234噸減少至208噸,並持續與外縣市合作,將大里掩埋場垃圾回運焚化廠去化。(寇世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