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從沈玉琳住院談起:你該知道的淋巴癌警訊與治療關鍵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8月08日08:54 • 發布於 08月22日07:5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

本文整理淋巴癌完整症狀、成因與治療選項,讓你快速掌握這類潛藏風險的癌症訊號,把握預防與早期治療的黃金關鍵。

近日知名主持人沈玉琳驚傳病倒住進加護病房,引起社會關注。根據媒體報導,他因腹水與白血球異常升高住進台北三總。這起事件也讓「淋巴癌」再次成為全民熱搜的健康議題。本篇文章將深入淋巴癌的成因、症狀、診斷流程與治療選項,幫助讀者更全面理解這種看似遙遠、實則潛藏風險的疾病。

什麼是淋巴癌?

淋巴癌,又稱為淋巴瘤(Lymphoma),是一種起源於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人體的淋巴系統是免疫系統的重要部分,負責抵禦感染與過濾異物。當淋巴細胞(主要為B細胞與T細胞)發生突變、無控制地增生時,就可能演變為淋巴癌。

淋巴癌可分為兩大類型:

  • 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
  •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 台灣患者約9成屬於此類。

淋巴癌的可能病因

淋巴癌的確切成因尚未完全釐清,但已知的風險因子包括:

  • 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
  • 慢性病毒感染(如EB病毒、B型或C型肝炎、HIV)
  • 長期接觸農藥或化學物質
  • 遺傳因素或家族病史
  • 曾接受器官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療者在部分案例中,患者無明顯危險因子,卻仍發病,因此「自我觀察、及早檢查」仍是關鍵。

淋巴癌的常見症狀

淋巴癌的症狀初期往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以下是常見的警訊:

  • 無痛性淋巴結腫大(頸部、腋下、鼠蹊部)
  • 不明原因發燒
  • 夜間盜汗
  • 體重短期快速減輕(6個月內減少超過10%)
  • 慢性疲倦、虛弱
  • 腹脹、腹痛、腹水(若癌細胞侵犯腹腔)
  • 皮膚搔癢或紅疹
  • 咳嗽、胸悶(若侵犯胸腔)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病人僅有白血球異常增高或出現腹水症狀,因此須進一步以影像學與血液學檢查深入診斷。

如何診斷淋巴癌?

臨床上診斷淋巴癌,醫師通常會進行以下檢查:

  • 體格檢查與病史詢問

  • 血液檢查(包含白血球分類、LDH等指標)

  • 影像檢查:

  • 電腦斷層(CT)

    • 正子攝影(PET-CT)
  • 切片檢查:

  • 淋巴結切片或骨髓穿刺

    • 腹水細胞學檢查(若有腹水)
  • 免疫組織染色與分子生物學檢查:確定淋巴癌的分型與預後

淋巴癌的治療方式

淋巴癌的治療需依照病理分型與分期進行個別化療程,目前主流的治療方式包括:

  • 化學治療(Chemotherapy):常見方案如CHOP
  • 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例如Rituximab(抗CD20單株抗體)
  • 放射治療(Radiotherapy)
  • 造血幹細胞移植(Stem Cell Transplant)
  • 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近年為治療重點之一,包含CAR-T療法早期發現的患者經過治療後5年存活率可達70%~90%,然而晚期或高惡性度類型治療難度較高,需仰賴更積極的整合療法。

健康無價,觀察自己就是預防的開始

沈玉琳這次住院事件讓我們再次體認到:健康真的不能等,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症狀是防癌第一步。若你或親友近期有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持續發燒、腹脹、淋巴腫大等狀況,請務必儘早就醫評估。在醫療進步的今天,淋巴癌並非絕症,只要勇敢面對、遵循醫囑,依然有機會重拾健康人生。
參考資料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Adult Non-Hodgkin Lymphoma Treatment (PDQ®)–Patient Version.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 Lymphoma: Types, Risk Factors, Symptoms, and Treatment.
  • 台灣血液病學會(THS).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診療指引(2024年版)
  • Ferreri AJM, Govi S, Pileri SA, et al. An overview of current management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20;153:103038. doi:10.1016/j.critrevonc.2020.103038
  • Nastoupil LJ, Sinha R, Byrtek M, et al. Outcomes following watchful waiting for stage II-IV follicular lymphoma patients. Br J Haematol. 2016;172(3):395-403. doi:10.1111/bjh.13829
  • Cheson BD, Fisher RI, Barrington SF,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initial evaluation, staging, and response assessment of Hodgkin and non-Hodgkin lymphoma: the Lugano classification. J Clin Oncol. 2014;32(27):3059-68. doi:10.1200/JCO.2013.54.8800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