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這種出血別拖!醫揭「子宮內膜癌」關鍵警訊:停經後陰道異常出血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09月26日01:00 • 馮逸華

60多歲的張女士已停經10年,卻在近半年出現不規則出血,剛開始時因為出血量少,而不以為意,近兩個月出血量又增加,就醫於柳營奇美醫院婦產科後確診為子宮內膜癌,所幸發現及時,病灶僅淺層侵犯子宮肌層,尚未出現轉移,目前持續接受門診追蹤。醫師指出,停經後異常出血或有血塊,小心是子宮內膜癌警訊,應盡快就醫。

柳營奇美醫院婦產科醫師廖建滕表示,在台灣女性常見癌症中,子宮頸癌因篩檢與疫苗接種的普及,發生率已逐年下降;但隨著飲食日益西化與環境污染加劇,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的發生率卻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停經後異常出血當心子宮內膜癌

廖建滕說明,卵巢癌除了透過常規超音波定期追蹤外,目前仍缺乏其他能早期檢測的方法;相較之下,子宮內膜癌則屬於有機會在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的女性癌症,其中,停經後出現不正常陰道出血,就是最常見的早期警訊之一。

廖建滕指出,台灣女性平均停經年齡約在50歲左右,在真正進入停經前,通常會經歷約1~3年甚至更長的過渡期。此階段月經出血型態會出現變化,例如週期先縮短、之後逐漸拉長,或變得紊亂不規則,直到最後月經完全停止。

「停經的定義是最後一次月經後持續1年未再出現月經,自此之後便不會再有因月經引起的陰道出血。」但廖建滕提醒,有些女性誤以為停經後突然出血是正常現象,因而忽視潛藏的癌症警訊。

事實上,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與卵巢癌的好發年齡,正與停經或接近停經的階段重疊,若輕忽異常症狀,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廖建滕強調,無論是在停經前、接近停經,或停經後出現不正常出血,都應謹慎面對並及早就醫。

陰道異常出血分2類型

廖建滕進一步解釋,陰道異常出血大致可分為源自子宮頸與子宮體兩大類:

  • 子宮頸:可能原因包括子宮頸息肉、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
  • 子宮體:出血則最令人擔心子宮內膜癌,不過實際風險僅約十分之一,換句話說,9成以上的停經後出血並非癌症所致。

廖建滕說,停經後子宮體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子宮內膜萎縮,這是因為進入更年期後,由於雌激素分泌不足,子宮內膜變得極度萎縮而脆弱,容易自發性破裂出血。其他常見原因還包括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骨盆腔感染,以及子宮內避孕器等。

子宮內膜癌好發45~59歲女性

廖建滕提到,子宮內膜息肉的成因尚不明確,但多屬於良性病灶;至於子宮內膜癌,則好發於停經後女性,多數患者年齡介於45~59歲之間,其最主要的早期症狀就是停經後出現陰道出血。

若停經後出現陰道出血,且超音波檢查顯示子宮內膜厚度超過4~5毫米,就需懷疑有子宮內膜增生或子宮內膜癌的可能,廖建滕建議,應進一步接受子宮內膜組織切片檢查。此外,更年期後若僅單獨使用雌激素(動情激素)而未合併補充黃體素,也可能導致子宮內膜增生,進而引發出血症狀。

廖建滕提醒,女性若出現停經後出血症狀,雖然大多數為良性的子宮內膜病灶,但仍不可掉以輕心,由於子宮內膜增生與子宮內膜癌相關,子宮內膜組織切片檢查是確診的重要方式。呼籲停經後女性一旦出現出血症狀,務必立即就醫檢查,在疾病初期及早發現並積極治療與追蹤。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5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06

10月02日 浪漫是藏在日常細節中的每個小心意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