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總是一拖再拖:代表現在的你,不想替未來的你做事
明明知道一件事很重要,但總是提不起勁來做,究竟是為什麼呢?或許,你可以試著寫一封信給自己。
自律被視為成功的關鍵之一,但許多上班族在時間管理上都遭遇不少挑戰,其中以拖延問題最為普遍且困擾人心。
拖延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有趣的心理現象:我們明白某件事情未來必須完成,卻不願現在去做。換句話說,拖延就是——現在的你不想替未來的你做事。
那麼,為什麼我們可以這麼輕易地推給未來的自己呢?原因在於,我們的大腦並不將未來的自己視為「自己」,而更像是一個陌生人。
杜絕拖延的關鍵:同理未來的自己
根據一項研究,當參與者被要求分別聯想到現在以及未來的自己時,科學家記錄了他們的大腦活動,結果顯示,當人們想到現在的自己時,自我相關的腦區明顯活躍;然而當他們聯想到未來的自己時,這些腦區的活躍程度就像聯想到一個陌生人。
既然如此,未來的自己當然就不如現在的自己重要,我們便傾向於將煩心的事物推給未來的自己處理。
我們該如何緩解這種情況呢?研究發現,只要能將現在的自己與未來的自己「重疊」,並建立情感上的連結,就能有效減少拖延和錯誤決策。
一種改善拖延的想法是:「我之所以會拖延,是因為我現在不想做這件事,但我知道未來的自己也不會想做。我會同情未來的自己,理解他會因此承受巨大的壓力。我不想讓未來的自己那麼痛苦,所以我還是現在就做吧。」
這與我們常談的「自我疼惜」的概念很相似,只是疼惜的對象變成了未來的自己……
繼續閱讀全文👉🏻 蔡宇哲專欄|事情總是一拖再拖:代表現在的你,不想替未來的你做事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瀏覽量破百萬的ChatGPT之父成功學:保持堅定,足以讓自己有機會與幸運相遇
沒有留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