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髮別只靠換洗髮精改善 醫提醒可能是免疫疾病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日電)頭髮是人的第2張臉,皮膚科醫師指出,落髮發生比例會隨年齡上升,女性約為男性的一半;其中俗稱「鬼剃頭」的「圓禿」其實是免疫疾病,且可能有其他共病問題,須尋求專業診斷。
台北榮總皮膚科主任陳志強今天在衛教記者會分享,曾診治年約30的年輕女性,因突然開始落髮,且類似「地中海」式雄性禿,因此自己購買生髮產品,沒想到禿頭範圍反而擴大,約半年後到皮膚科就診,檢查才發現是甲狀腺功能異常造成「圓禿」。另名25歲的女性也逐漸落髮6個月,就診才知是罹患紅斑性狼瘡。
每年8月第1個星期六是「世界落髮日」,皮膚科醫學會今天舉辦記者會盼各界正視落髮問題。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黃柏翰指出,一般來說每個人每天正常的掉髮量,在沒有洗頭狀況下是100根,若有洗頭則是200根,若有快速脫落、或掉了之後沒長回來的狀況,就要注意。
開業診所醫師簡銘成指出,落髮發生率與年齡和性別有關,其中男性發生率在30多歲約3成、40多歲約4成、50多歲約5成;女性落髮發生率則約是男性的一半,不過女生就診率較高。
各類落髮原因,陳志強指出,其中不論男女,最常見的原因都是賀爾蒙引起的雄性禿;第2名則是因頭髮進入生長週期中的「休止期」,與壓力、睡不好、營養狀況、懷孕和打疫苗等原因都可能有關;再來是免疫疾病「圓禿」;最少見的則是疤痕性落髮,但一旦發生就不可逆,只能靠植髮解決。
圓禿俗稱鬼剃頭,陳志強指出,毛囊原本不會受到免疫細胞攻擊,但在壓力、免疫反應過度活化等情況下,免疫細胞會因疾病攻擊毛囊,因而造成圓形塊狀掉髮,狀況嚴重可能造成全頭禿,甚至可能演變成全身禿,連眉毛、其他毛髮都掉光。
陳志強說,圓禿的發生可分為急性或慢性發作,且其更會影響精神狀況,患者罹憂鬱、焦慮、社交恐懼症等精神疾患的比例高於一般人,且自殺嘗試率更是一般人的6倍;值得注意的是,圓禿的發生可能伴隨其他自體免疫疾病,若自行處理、沒有就醫,恐無法獲得正確診斷。(編輯:林恕暉)114080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