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為什麼要烤肉?公司一定要發中秋禮金嗎?6個與中秋節有關的習俗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來臨,在這個月圓人團圓的時節,有哪些趣味習俗呢?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的三件事:
- 除了台灣,包括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都過中秋節,但習俗略有不同。
- 中秋節烤肉的習俗,其實是源自於醬料廠商的成功行銷。
- 中秋月餅分成廣式、蘇式、台式三種,熱量最高的一款,得走路2.4小時才能甩油。
2024中秋節日期在哪天?
中秋節在每年的農曆8月15日,今年中秋節日期對應至國曆日期在9月17日星期二。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由來是什麼?
1.賞月:中秋節一家團圓賞月的習俗,最遠可以追溯到唐代,古人發現這一天月亮最圓、最亮,開始欣賞、甚至崇拜,此後成了源遠流長的習俗。
2.吃月餅:吃月餅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月餅是圓形的,跟月亮一樣象徵團圓。此外,當秋天迎來豐收,月餅也正好作為人們在祭祀的供品。
另外由來,則是相傳元朝末年時,朱元璋與義軍以月餅來傳遞「八月十五起義」的信息,成功推翻元朝,此後吃月餅被視為慶祝勝利。
3.吃柚子:此習俗主要盛行於台灣,中秋時節柚子正好成熟,加上剝開後的形狀像極了月亮,從此也成為中秋習俗。
4.喝桂花酒:桂花盛開於中秋前後,古人因此釀桂花酒、桂花茶,來增添節日氣氛。
5.提燈籠:提燈籠的習俗特別盛行於中國南方、香港及越南,孩子會成群提燈籠上街遊行,象徵希望與光明。
6.烤肉:中秋節烤肉是台灣獨有的習俗,1990年代初,有幾間醬料公司推出系列廣告,讓大眾腦中留下了「一家烤肉萬家香」的印象,從此蔚為風潮,延續至今。
中秋月餅的熱量怎麼算?
中秋月餅人人愛,但傳統月餅普遍高油、高糖、高熱量,吃太多容易造成身體負擔。到底怎麼吃不怕胖?
衛福部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全國聯合會合作,針對市售月餅進行營養成份彙整,分析廣式(港式)、蘇式、台式三種傳統月餅的油脂含量及熱量:
衛福部建議,挑選月餅時,可盡量尋找堅果、地瓜、無調味果乾等健康食材,並提供5個健康小撇步:挑低熱量、挑高纖、減量並與他人共享、搭配時令水果、搭配無糖茶水食用……
繼續閱讀全文👉🏻中秋節為什麼要烤肉?公司一定要發中秋禮金嗎?6個與中秋節有關的習俗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讓饕客與居民一起「搶魚」!台東這家小漁場,如何活用古老技藝,玩出千萬營收與社群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