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頻重複提問已是輕度認知障礙 醫提醒失智10大警訊

中央通訊社

發布於 08月26日05:16
雙和醫院失智症中心顧問、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長胡朝榮26日分享自己曾診治1名男性退休工程師,多年前開始不少事情要有人提醒才會記得,且會為各樣小事頻繁重複提問,就醫才發現原來已是輕度認知障礙。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114年8月26日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6日電)一名退休工程師因頻繁重複問小事,就醫才知已輕度認知障礙。醫師指出,阿茲海默症不可逆,早期診斷是關鍵,其與一般老化有10大不同警訊,改善14風險因子可預防或延緩失智。

一名70歲的男性退休工程師,7年前開始不少事情需有人提醒才會記得,且會為各樣小事頻繁重複提問,因而感到困擾與心情低落。他在妻子鼓勵下就醫,才發現原來已是輕度認知障礙。

雙和醫院失智症中心顧問、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長胡朝榮說明,阿茲海默症可分6期,前2期為臨床前期,腦內毒性類澱粉蛋白開始堆積;第3期為輕度認知障礙,毒蛋白開始引起症狀;第4期為輕度失智,症狀影響日常生活;第5、6期為中、重度失智,毒性蛋白擴散整個大腦,神經細胞受損,加速大腦退化。

胡朝榮指出,阿茲海默症不可逆,其中從輕度認知障礙惡化至輕度失智平均僅需3至5年,惡化速度不容忽視。這名工程師在妻子陪伴下,除服用症狀治療藥物,更積極維持運動、社交習慣,甚至參與課程嘗試新事物,整整7年都成功維持在輕度認知障礙階段。

國內「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台灣2024年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約8%,其中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占比56.88%。邁向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新增個案數隨老年人口持續攀升增加,預估2041年失智人口將接近68萬人,對家庭與社會都是沉重負擔。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今天在衛教記者會指出,許多年長者在早期出現記憶力退化、理解能力變差等症狀時,常誤以為只是正常老化,導致整體阿茲海默症患者平均延誤3.5年才就醫。

失智與一般老化不同,徐文俊指出,須注意10大警訊,包括記憶力減退影響生活、計畫或解決事情困難、無法勝任熟悉事務、對時間與地點感到混淆、對視覺影像與空間關係理解困難、言語表達或書寫困難、物品亂放且無法找回、判斷力減弱、不參與社交,以及情緒與個性發生明顯改變,都須盡快就醫。

預防失智,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徐榮隆引用重要期刊「刺胳針」去年所刊研究指出,除已知改善教育程度,以及避免糖尿病與高血壓、抽菸、飲酒、腦部外傷、憂鬱、肥胖,還有運動充足、保持社交、遠離空污,新研究也發現,妥善控制低密度膽固醇、矯正聽力與視力維持大腦刺激,也有助預防或延緩失智。(編輯:張雅淨)1140826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國際失智症月

重視失智議題 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一晚狂嗑8隻烤雞腿!16歲男高中生腎功能剩3成險洗腎

中天電視台
02

人體在50歲將「斷崖式衰老」? 《Cell》證實:老化如病毒散布全身,「1器官」恐最先衰敗

潮健康
03

全聯先生2年不見帥成這樣!曝都在照顧肺癌腦轉移的媽,肺癌轉移怎麼治?

健康2.0
04

「過午不食」會長壽?還是自虐?醫師公開數據打臉:反而減壽

壹蘋新聞網
05

每天走路卻越走越痛? 專家:臀肌不啟動髖關節恐提前老化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