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拆公館圓環、9/30填平地下道 議員轟突襲:蔣市府獨裁DNA體現
Newtalk新聞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今(27日)宣布,公館圓環將於9月13日凌晨動工拆除,改成正交路口,且公車專用地下道也將填平。市議員苗博雅砲轟,去年10月市府花納稅人的錢做報告,說填平方案不可行,她也找民團討論出民間版共識的標線方案,但蔣市府卻突襲,批該決策不只草率,且嚴重違背民意,痛批是市長蔣萬安市府獨裁DNA的體現;另一市議員張志豪也說,今早突接通知,完全不尊重北市議員,呼籲北市府應事緩則圓。
苗博雅下午於市議會受訪指出,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案,6月25日在議會通過跨黨派議員提案,要求市府在地方民意形成共識前,不可貿然施工填平地下道;6月30日時,議會交委會也召開公聽會,當時出席的跨黨派議員也是反對草率動工。在捷運公館站到師大分部的公車專用道,尖峰小時總班次南向、北向加起來是超過300班,未來若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的話,尖峰時段的這些公車都要到地面上跟其他的汽機車一樣行駛在地面上,會造成什麼衝擊呢?
苗博雅提出,110年新工處做的評估,廢除圓環地下道填平廢除,當時評估這績效是各交通配置方案中表現最差的,所以時任市長柯文哲沒有填平地下道。去年10月份,交工處委外做研究報告案,也提到關於填平方案,雖然是跟其他方案比績效好,但是相較於現況變差了40%到45%左右,難以視為交通可行方案,去年10月市府又花了納稅人的錢做了報告,告訴我們填平方案不可行。
苗博雅說,她找民間團體集思廣益義討論出具體可行的標線方案,透過直覺的標線設計來引導駕駛人,有學理的依據可以證實,像這樣的設計其實可有效減少同測擦撞。她在8月15日時也邀請交工處跟民團會勘,當時交工處還答應說在兩週之後回覆是否執行標線方案,然而今天市府卻用突襲方式,事前沒跟任何議員溝通,也沒跟任何民間團體溝通,就直接採納一個議會已經說不、民間也已經說不的填平地下道方案,這不只讓民間團體相當的錯愕,且也嚴重懷疑市府的決策為何要執意的違背科學、理性?
對於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上午受訪談拆公館圓環議題時,認為公車的影響頂多數秒,苗博雅則批,說法顯然不知民間疾苦、全然卸責。她出生、長大都在文山區,在台大讀書,那條地下道,人生中搭過公車經過次數不計其數,現在很多市民都在問,難道填完地下道,把交通搞一團糟,留著市民搭公車在地面上塞車之後,李四川屁股拍拍就要去新北市選舉了嗎?難道對於台北市市政就是這麼的草率、就是這麼的急救章嗎?
苗博雅強調,市府一直說過去七年肇事很多,但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前任的柯文哲不採取這方案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其實連柯文哲也知道這就是一個不可行方案。蔣萬安去年還說不行,今年突然說要填平地下道,是不是為了急於求成好像有個眼睛看得到的改變?但我們是基於市政好的立場,不希望市府這種草率心態,最後害的是搭成大眾運輸的人,要來忍受這種塞車之苦。
張志豪也表示,今早原本在公館圓環會勘另一個案子,沒想到就接到訊息,得知北市要拆除圓環,痛批過程草率、事前完全不知情,更何況當地沒有人贊成,完全不尊重北市議員,籲市府應事緩則圓。
張志豪強調,尤其捷運南環段在木柵路要施工,若貿然填平地下道,恐造成大文山區、羅斯福路交通黑暗期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