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中國銷售恐季繳7億美元稅 投資人信心不減
根據《彭博》周四 (14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輝達 (NVDA-US) 在中國銷售的特定半導體徵收 15% 銷售稅,但這項新稅負似乎無損投資人對這家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熱情。
根據輝達財報,第一季該公司在中國銷售產品總額約 55 億美元,占總營收約 13%,其中受新稅影響的晶片約占 80%,金額接近 50 億美元。換言之,輝達每季可能需繳納約 7 億美元給美國財政部。雖然這並非小數目,但對一家每季可賺取 200 億美元淨利、且營收增速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中持續高達數百億美元的公司而言,這筆稅負幾乎微不足道。
Blue Chip Daily 創辦人 Larry Tentarelli 認為,若稅負針對的是輝達整體營收,影響會很大,但由於中國並非最大市場,占比有限,因此「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減速帶」。
稅負影響有限 投資人情緒不減
川普新稅措施公布後,輝達股價本周一短暫下跌,但周二便隨大盤反彈創下新高。自 4 月初以來,輝達股價幾乎翻倍,市值突破 4.4 兆美元。另一家同意繳交相同稅負的超微 (AMD-US),股價周三收在一年多來新高,年初至今已上漲 50%。周四美股早盤,兩家公司股價均小幅上揚。
分析師預估,輝達將於 8 月 27 日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可望年增 53% 至 459 億美元,獲利則成長 44%。然而,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依舊存在。《彭博》本周報導,北京當局已鼓勵本地企業避免使用輝達晶片,可能壓抑未來銷售。此外,市場擔憂晶片業者或將更頻繁捲入美國聯邦貿易政策,甚至面臨中國正式建議禁用特定美製晶片的風險。
美國全球投資公司 (U.S. Global Investors) 交易主管 Michael Matousek 表示,若撇除這些新聞因素,投資輝達股票仍有來自中國市場的潛在上行空間,但政策風險隨時可能變化。
AI 需求仍是股價核心動能
市場普遍認為,只要 AI 基礎建設需求持續火熱,稅負消息不會動搖投資人信心。花旗分析師 Christopher Danely 形容此稅負對超微影響「如同空有熱量的卡路里」,因為涉及的產品毛利偏低,而且這些 AI 圖形處理器 (GPU) 未來仍可能再度被中國禁售。
Bernstein 分析師 Stacy Rasgon 則憂心,這種稅收安排可能樹立先例,「看似只是為了收錢,對戰略議題並無實質作用」。
不過,真正牽動輝達估值的,仍是能否持續交付最先進的晶片,尤其是備受期待的 Blackwell 系列產品。Visible Alpha 分析師 Melissa Otto 指出,市場關注的是 Blackwell 能否達到甚至超越預期,因為這是未來需求與成長的最大動力來源,並將最終決定公司的獲利表現與股價走勢。
儘管如此,隨著財報日臨近,加上貿易政策變數,輝達股價仍可能面臨部分獲利了結壓力。Forrester 高級分析師 Alvin Nguyen 表示:「我不會打包票這會一直是正面因素,因為變數太多,我們需要看到貿易環境的穩定。」
更多鉅亨報導
•美7月PPI月增率飆上3年新高 Fed下月降息恐不再穩
•美7月PPI超預期飆高!Fed大降息2碼沒戲了 預料僅降1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