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睡前「泡腳」能改善失眠?教你「泡對時間」更有感!泡腳養生5大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5月20日01:00 • 林勻熙 整理

泡腳是一種溫和且有效的養生保健方式,每天泡腳15分鐘,暖身又助眠。(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泡腳是一種簡單且有效的保健方法,許多人習慣於疲勞一天後泡腳來放鬆身心,改善血液循環。隨著現代生活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人選擇泡腳來舒緩壓力、改善睡眠質量及促進整體健康。

泡腳作為一種簡單且有效的健康保健方式,無論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壓力,還是改善睡眠質量,都具有顯著的效果。中醫師李璧如於《病從排寒解》書中提到,寒氣四季都有,即使炎熱的夏季一樣會受寒。四季排寒、提升體氣首推泡腳(最簡單的是薑片煮水)。睡前拉筋暖足,確保一夜好眠。只要體氣不虛,有外感皆可泡腳。簡易的泡腳也是止痛良方,頭疼腹痛,引熱下行,汗出即解。相信並執行,涓滴見功。

以下整理說明泡腳的5大健康好處:

改善血液循環

泡腳最直接的好處之一,就是能促進血液循環。當我們將雙腳浸入溫水中時,水的溫度會使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流動。這對於手腳冰冷的人尤為重要,有助於解決由於血液循環不良所引起的冷感、麻木等問題。研究表明,泡腳有助於擴張足部血管,改善全身血流,進而提升整體健康。

舒緩壓力,促進放鬆

一天的忙碌工作或學習後,泡腳能有效地幫助舒緩壓力,放鬆身心。溫熱的水刺激足底的反射區,這些反射區與人體各大器官相關聯,對於放鬆肌肉、減少疲勞、提高睡眠質量都有正面效果。許多人發現,晚上泡腳可以讓身心放鬆,更容易進入深度睡眠。

改善睡眠質量

泡腳對於改善睡眠質量有很好的效果。根據研究,晚上泡腳可以促使體內的熱量散發,降低體溫,這有助於進入睡眠狀態。睡前的泡腳,能夠幫助放鬆整個身體,減少睡前的焦慮與緊張,使人更容易入睡,並享受高品質的睡眠。

根據恩主公醫院資料指出,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表示,睡前若讓足部溫暖,身體會發送準備就寢的訊號至大腦,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減少睡眠中覺醒次數。

緩解足部疲勞,改善腳部健康

長時間站立或走路的人容易出現腳部疲勞、腳底痛等問題。泡腳可以幫助放鬆腳部肌肉,減少疲勞感,並且對於腳底的痛感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泡腳時可以加些草藥或精油,對於足部健康也有良好的保養效果。

調節人體機能,增強免疫力

泡腳的過程中,通過溫水的浸泡可以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提升免疫力。根據中醫理論,足部是人體多條經絡的匯集處,泡腳能夠刺激這些經絡,幫助氣血流通,從而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減少感冒等疾病的發生。

緩解經期不適

對女性來說,泡腳有助於緩解經期不適。透過溫熱水溫刺激足部穴位與促進血液循環,能有效改善月經期間常見的不適症狀,包括腹痛、手腳冰冷、水腫與情緒不穩等問題。

泡腳的最佳時間

泡腳的最佳時間為晚上睡前一小時,這段時間最能發揮泡腳的放鬆與助眠效果。《黃帝內經》云,「人之衰老始於足,足血盈則身心健」根據恩主公醫院指出,夜晚11點到半夜3點分別為膽經及肝經循行時間,也是兩臟腑代謝時期,而小腿的內外側分別有肝 膽二經循行,睡前一小時足浴有協助兩經經氣運行,一夜好眠。

泡腳加什麼?自製5種足浴包

根據中醫觀點,依據個人體質加入適合的中藥材,不只能促進血液循環、祛寒排濕、舒緩疲勞,甚至能達到改善睡眠、調理月經、暖宮健脾的作用。中醫認為「足為腎之根」,泡腳時加入藥材能透過皮膚滲透作用,加強經絡刺激,有助調整五臟六腑功能,對應身體不同狀況達到養生效果。自製足浴包5大常見配方如下:

1. 改善手腳冰冷|驅寒暖身配方

  • 材料:乾薑10g、桂枝10g、艾葉15g、花椒5g
  •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通絡,適合冬天或陽虛體質(怕冷、手腳冰冷者)
  • 建議:每週泡3~5次,尤其適合女性生理期前使用

2. 緩解經痛、暖宮調經|女性調理配方

  • 材料:當歸10g、川芎10g、艾葉15g、紅花5g
  •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止痛,適合經痛、月經不順或宮寒體質
  • 注意:經期中或經血量大時不建議使用

3. 消水腫、除濕氣|祛濕排寒配方

  • 材料:薏仁15g、茯苓10g、艾葉10g、陳皮5g
  • 功效:健脾祛濕、改善濕重水腫感,適合久坐久站、下肢沉重者
  • 建議:搭配飲食清淡、適度運動效果更好

4. 放鬆助眠|舒壓好眠配方

  • 材料:酸棗仁10g、合歡皮10g、遠志5g、薰衣草乾花3g
  • 功效:寧心安神、緩解焦慮,幫助入眠與放鬆情緒
  • 建議:睡前1小時泡腳,效果最佳

5. 緩解疲勞與肌肉痠痛|筋骨放鬆配方

  • 材料:伸筋草15g、獨活10g、桑寄生10g、老薑片適量
  • 功效:舒筋活絡、改善肩頸腰腿痠痛,適合運動後或長時間工作者

泡腳時間以15~30分鐘為佳,泡完務必擦乾、保暖。並提醒欲使用中藥材泡腳需根據體質選擇,建議先詢問中醫師,而有皮膚傷口、感染、發炎者不宜泡藥浴,以及孕婦、月經期、心臟病患者使用前應諮詢專業醫師。

泡腳水溫、時間…4細節別忽略

泡腳雖然簡單,但若忽略一些細節,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引起反效果。以下是泡腳時絕對不能忽略的4個細節,讓你泡得安全又有效:

  • 水溫控制:泡腳的水溫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建議水溫保持在38℃至42℃之間。水溫過低無法達到舒緩的效果,過高則可能刺激皮膚,甚至對心臟造成負擔。建議可以先將水溫調整至適中,再進行泡腳,保持舒適感。

  • 泡腳時間:泡腳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建議每次泡腳的時間為15至30分鐘。時間過長容易讓皮膚變得過於乾燥,且可能使心臟負擔加重。建議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泡腳時間,保持適當的頻率與時間。

  • 加入草藥或精油:泡腳時可以根據需要加入草藥或精油,這樣不僅能加強泡腳的效果,還能提升舒緩作用。例如,薰衣草精油有助於放鬆,薄荷精油則有提神作用。常見的泡腳草藥還包括菊花、陳皮等,有助於清熱解毒、放鬆身心。

  • 按摩與揉腳:在泡腳的過程中,可以適當進行足部按摩,尤其是足底的穴位。這樣不僅能加強泡腳的效果,還能刺激反射區,達到更好的健康效果。特別是對於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的工作者,這樣的按摩能有效減少足部的疲勞感。

泡腳5禁忌

泡腳雖是日常簡單又放鬆的保健方式,但若操作不當,反而可能造成不適,像是泡太久、水溫過高等。全民健康基金會資料指出,民眾若出現以下情況,則不宜泡腳:

  • 發燒
  • 嚴重水腫者
  • 泡腳部位皮膚有急性傷口、感染、發炎、出血等狀況
  • 腳、踝、小腿有急性關節扭傷或發炎,肌肉韌帶急性拉傷或肌腱炎,熱水會加重發炎症狀
  • 泡腳部位有惡性腫瘤,熱水可能增加腫瘤活性,加速轉移

Q:泡腳有助於治療失眠?

是的,泡腳可以幫助放鬆身心,促進睡眠,對失眠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效果。特別是在泡腳時加入具有鎮靜作用的草藥或精油,有助於更快進入深度睡眠。

參考資料:台中榮民總醫院Cleveland Clinic恩主公醫院全民健康基金會

【延伸閱讀】
泡腳攻略》怎麼泡?水要多少?中醫師公開:這2處是「菩薩的藥穴」,助促氣血流通!
秋冬最怕寒氣交相為禍!中醫師的四季溫養4招:免吃藥的排寒方法,首推泡腳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快戒掉2壞習慣!他吃飯喉嚨不適就醫 竟診斷出「雙癌纏身」

CTWANT
02

OL「尿液全是泡泡」竟腎功能嚴重衰退 醫揭「3大風險」恐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03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04

07月30日 請記住你正在走的路,是你曾經夢想抵達的地方

Heho健康
05

抽筋不停好煩惱!醫師提醒半夜抽筋主因是「這個」多吃2食物有助放鬆肌肉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良利生物科技
現代人常見的兩大失眠原因,健保用藥往往難以根治: 1.更年期症候群的男女族群 2.長期受慢性肝炎、脂肪肝或肝癌所困擾的人群 許多患者同時出現失眠與便秘問題,無論服用西藥或求助中醫,往往只能短暫緩解,難以根本改善。關鍵在於——這些療法未能從根本調理五臟六腑、修復臟腑機能,病根仍存,自然難以痊癒。 這類複雜的失眠問題,唯有極少數承襲古法、深具臨床經驗的師承制老中醫(民間郎中),方能對症下藥、徹底調理排除病症,達到真正療癒的效果。
05月21日07:08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大象醫師-周維薪】長期憋尿又很少喝水!該如何預防「泌尿道感染」?

問8健康諮詢網

小孩臉圓長大更漂亮?陳裕恩院長解析「天生美女骨相」:3大特徵藏優勢

姊妹淘

新手爸媽必看!女嬰腳趾遭頭髮纏繞險壞死 醫說明「頭髮止血帶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

冬病夏治 中醫三伏貼調整體質

中華日報

心血管疾病發作前12年活動量就可看出端倪

明日科學

得過帶狀疱疹也可能再復發 醫籲:疫苗接種是防治關鍵

健康醫療網

近年大麻濃度提升 10 倍,罹精神病風險高安非他命近 4 倍

Heho健康

吃醋好處多!醫揭6大健康奇效 但「這樣喝」恐損牙傷食道

三立新聞網

【哺乳心樂園】乳房手術後的哺乳,在挑戰與希望中取得平衡!泌乳顧問可協助媽媽了解自身狀況,建立客製化的哺乳計畫

媽媽寶寶

河南婦上吐下瀉!檢查發現胃藏大量「一級致癌物」 元凶竟是筷子

CTWANT

【長庚醫師團】我的孩子被告知有心雜音,該怎麼辦?兒心醫師:有心雜音未必心臟有問題,即使有先天性心臟病,預後大多良好

媽媽寶寶

50 歲左右加速老化,研究:最明顯的是主動脈

科技新報

夏天失眠關鍵在體質?中醫解析3大「失眠型」症狀,教你對症調理有好眠

姊妹淘

台男精液無用比例逼近8成! 醫師:這些雷點導致「蟲蟲」品質下滑

藝點新聞

傳染力堪比新冠!廣東屈公病擴散 R0值達7專家憂蔓延速度快

TVBS

肝指數正常就沒事?一張表算出B肝帶原者的肝癌風險

康健雜誌

獨步全球!台灣「臨床AI驗證中心」如何將AI煉成全能醫師,走向全世界?

康健雜誌

連 5 年近千人遭蛇吻!8 月高峰注意「5 要 5 不」原則

Heho健康

35歲女靠「劉亦菲減肥菜單」狠甩8公斤!5天這樣吃,不挨餓也瘦身成功

姊妹淘

不開胸也能切腫瘤 她靠「1手術」切除胸腺瘤三天就出院

健康醫療網

塑膠微粒一旦進入血液循環 雙和研究:傷腎傷心風險增

NOW健康

泡澡泡出「浴缸毛囊炎」?醫:洗前必做1動作、洗超過15分鐘更乾燥

康健雜誌

小麥的健康筆記/騎車別穿夾腳拖!專家爆:腳跟斷了救不回

中天電視台

家中長者「量六力」了嗎? 國健署推及時評估監測健康

NOW健康

心偲教育率28家中小企業攜手獻愛!「孩子,請多指教」公益野餐9/27登場

永續幫

兒童脂肪肝不再罕見!專家解析診斷方式、治療重點與預防對策

中華日報

頭暈、肩緊、精神差?芳療中醫師教:薑茶+刮痧+精油對抗「冷氣病」

中華日報

以為只是消化不良!43歲男腹脹…一查確診直腸癌第三期

中天電視台

升遷夢竟敗在「腋」步之遙!醫曝職場形象的潛在影響

中華日報

台灣團隊開發植物新藥平台 瞄準失智症及銀髮照護市場

中華日報

突破早期肺癌復發風險 醫師建議基因檢測及術後輔助治療

中華日報

乳房腫塊突快速變大竟是少見「葉狀瘤」 嚴重恐皮膚潰瘍壞死

健康醫療網

失戀難走出? 專家建議「分手後第一步」:丟棄舊情人物品,更快釋懷與重新開始

常春月刊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電視台

鼻噴劑沒用?醫揭3關鍵原因

中華日報

夏天「4大地雷食物」!容易滋生細菌害腹瀉 現切水果入列

三立新聞網

魚皮、魚頭、魚內臟,竟隱藏「這些」風險?營養師揭:4要訣「吃魚安心法則」

華人健康網

二尖瓣脫垂好發這類女性族群 中醫分享7重點改善症狀

NOW健康

久睡有害健康!每天睡逾9小時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34%

中天電視台

南台灣第一!高醫取得美國HIMSS第七級國際認證,獲智慧醫療最高榮耀

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