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誤解】帶飛機餐入境最高罰20萬?最新罰則曝光?近期無新規!豬肉規定自2018年即實施
網傳「搭飛機最新罰則」的影片及訊息,內容提到根據最新規定,民眾如果機上餐點吃不完,想要帶入境,如果是來自非洲豬瘟國家的肉類製品,最高可能面臨 20 萬罰款。經查證,網傳影片出自內容農場頻道,台灣早於 2018 年 12 月 18 日即發布公告,民眾自近 3 年發生非洲豬瘟的國家或地區,違規攜帶豬肉類及豬類產品,第一次開罰新台幣 20 萬元,第二次以上開罰 100 萬元,這項規定近期並沒有變動。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有在官網公布禁止攜帶入境的產品種類,機場及碼頭也都設有「農畜產品棄置箱」,民眾如果無法判斷購買的產品是否合規,入境時應至「動植物檢疫」櫃檯詢問,檢疫人員會以實物判斷,主動詢問即使判定不合格也不會受罰。傳言將行之有年的規定錯誤描述為最新規定,容易造成民眾誤解。
台灣入境最新規定?
原始謠傳版本:
搭飛機時,你是不是習慣把沒吃完的麵包、水果塞進包裡帶走?千萬別再這麼做了!😱
最新規定出爐,這類看似無害的食物隨意帶下飛機,一旦被查,最高可能面臨20萬罰款,已經有不少人因為這個習慣「中招」,後悔都來不及!
你或許覺得,機上餐點吃不完帶走很正常,既不浪費又能填肚子。
但海關近期特別加強了對這類物品的查驗,曾有旅客把沒動過的機上蘋果放進隨身包,入境時被檢測出來,不僅蘋果被沒收,還收到了高額罰單,就連解釋「是飛機上給的」都無濟於事⚠️
為什麼這些常見食物會被嚴厲管制?其實背後與生物安全有關。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系統差異巨大,某些水果、穀物可能攜帶外來蟲卵、細菌或病毒,一旦進入本地環境,可能引發生態災難。機上食物雖然經過處理,但仍存在風險,因此被納入嚴格管控範圍。
更讓人意外的是,罰款力度會根據物品種類和數量浮動。曾有旅客帶了一小袋機上提供的麵包,因麵粉成分未經檢疫,被認定為「潛在生物威脅」,罰款金額高達數萬元。
這些規定往往不會在機上廣播提醒,旅客很容易因為疏忽而闖禍。
到底哪些機上食物屬於「高危禁帶品」?為什麼同樣是麵包,有時能帶有時不能帶?入境時該如何處理沒吃完的機上餐點?
趕緊點開影片,我們會詳細解析最新罰則和避坑技巧,讓你以後搭飛機再也不用為「帶不帶食物」發愁,順利通過海關檢查!
或這個版本:
飛機上的麵包、水果,千萬別順手帶下機!最新罰則:抓到最高罰款20萬,很多人已中招!
https://youtu.be/VRuaT-V2m6s?si=-WiEWiw_Z3M6IOyj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段影片: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原始出處為何?
MyGoPen 檢視網傳訊息所附連結,可以找到 YouTube 頻道「點贊好生活Healthy Living」於 2025 年 8 月 5 日上傳的影片,內容提到根據台灣最新規定,飛機上的餐點沒吃完不能帶入境,否則最高將開罰 20 萬元。
「點贊好生活Healthy Living」於 2024 年 12 月 13 日開設頻道,於 2025 年 2 月 7 日上傳第一支影片。該頻道原本多以假養生健康及醫療保健等內容農場影片為主,近一個月來則頻繁發布與搭機或機場規定相關的影片。
傳言正確性?
首先,影片中提到的「最新罰則」跟「最新規定」皆非事實,台灣早於 2018 年 12 月 18 日即公告「修正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 34 條第 2 項規定案件裁罰基準」,自近 3 年發生非洲豬瘟的國家(地區)違規攜帶檢疫物入境,豬肉類及豬類產品第一次開罰新台幣 20 萬元,第二次以上開罰 100 萬元。
上述可知,所謂的「最新罰則」跟「最新規定」,已是 6 年多前的規定,並非新聞。
不過除了「最新規定」的用詞不精準,影片中確實含有不少正確資訊,例如在機上吃剩的餐點,如肉類、水果等,不得帶入境,否則將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及《植物防疫檢疫法》。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在「非洲豬瘟資訊專區」,有提到「如果國外回臺班機餐提供豬肉餐點,如果有人把餐點帶下機該怎麼辦?」民眾應主動申報檢疫,如遭 X 光機或檢疫犬查獲,將依法開罰。
根據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公布的「入境旅客專區(出國必看不買清單)」,禁止攜帶動植物產品可分為 5 大類:
1. 禽畜肉類及加工製品:包括偶蹄類、單蹄類、禽類等,幾乎所有的肉類及加工品都不能攜帶或是網購入境台灣。
2. 其他有風險的動物產品:包括未全熟蛋、鮮奶、內臟、血液,以及未加工的骨骼、角、毛皮、羽毛等。
3. 生鮮植物產品:不管是植物全體或是部分根莖葉花果種子,只要是生鮮未經加工或具有發芽能力的,都在管制範圍內。例如植株類(如多肉植物、空氣鳳梨)、根莖類(如人參、蓮藕、地瓜)、莖葉類(如竹筍、高麗菜、芥菜)、花果類(~如鮮花、番茄、黃瓜)。
4. 有發芽能力的植物產品:有些看似乾燥的植物產品,還是有可能發芽生根。例如辛香料類(如蔥薑蒜、未研磨香料種子)、豆類種子(如花生、黃豆)、其他種子(如藜麥、奇亞子、亞麻子)。
5. 其他有風險的相關產品: 有些物品因具有夾帶病蟲害風險,也會受到管制。例如活體昆蟲、生鮮菇類、栽培介質、有機肥料、土壤、木材等。
根據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官方 Facebook 粉專於 2023 年 2 月 24 日的貼文,民眾返台可謹記入境口訣「動物植物飛機餐,申報棄置保平安」。
至於「真空包裝食品」與「泡麵類食品」的規範,財政部關務署台北關於 2021 年 4 月 23 日發布《旅客可以攜帶真空包裝肉製品或含肉的速食麵(泡麵)入境嗎?》一文,真空包裝肉品屬於加工肉品,不得輸入,惟供人食用之高溫滅菌罐頭食品(馬口鐵罐頭或軟式罐頭)者,無須申報動物檢疫。
補充:含肉罐頭入境規定,可參考台北關於 2024 年發布的文章。
一般來說,速食麵(或泡麵)、速食粥、固態或粉狀之湯類等食品,其含肉調理包如係經高溫滅菌之軟式罐頭者,無須申報動物檢疫,但過去防檢署曾查獲旅客違規攜帶來自中國大陸含火腿腸速食麵的案例,由於火腿腸製作型態未經一定加熱溫度,不得攜帶入境。
實務上,台灣機場及碼頭皆設有「農畜產品棄置箱」,以利入境民眾主動丟棄違禁動植物檢疫物。如果無法判斷攜帶的產品是否合規,也可於入境時至「動植物檢疫」櫃檯洽詢,檢疫人員會以實物判斷,主動詢問即使判定不合格也不會受罰。
結論
總結來說,傳言提到的規定,自 2018 年 12 月即開始實施,並非最新規定,提醒民眾,如果無法判斷自己從國外攜帶的產品是否合規,應於入境時主動至動植物檢疫櫃檯詢問,避免受罰。
資料來源: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修正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二項規定案件裁罰基準,自即日起生效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植物防疫檢疫法》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FAQ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國外回臺班機的飛機餐提供豬肉餐點,如果有人把餐點帶下機該怎麼辦?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入境旅客專區(出國必看不買清單)
Facebook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這個不行!|走私闖關的多肉植物】
Facebook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回國這些不要帶🚫韓國篇】
Facebook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這個是種子,從國外輸入時要檢疫!網購要小心】
Facebook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回國請常念:】
財政部關務署台北關 -旅客可以攜帶真空包裝肉製品或含肉的速食麵(泡麵)入境嗎?
財政部關務署台北關 -旅客可以攜帶含肉罐頭入境嗎?犬貓食品罐頭規定一樣嗎?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本分署設置檢疫犬偵測宣導及農畜產品棄置箱
聯合新聞網 -出國買的果乾、蛋塔、杏仁餅都能帶回台?小心誤踩紅線罰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