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文化運動月開跑 秋日大稻埕文化盛宴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主辦2025「新文化運動月」今(27)日登場,適逢「二林事件」百年,以「蔗裡有糖」為主題,除推出「全糖株式會社」臺灣糖業百年歷史特展,隱喻社會階層,述說臺灣糖業的甜蜜苦澀,另有戲劇、音樂會、走讀、市集、論壇講座、微型展,攜手大稻埕在地店家推出精采內容,民眾在古蹟建築與復古街區,可身歷其境體驗臺灣糖業百年來多面向發展。
臺北市文化局表示,距離1925年發生的「二林事件」剛好滿百年,新文化館以「蔗裡有糖」為主題,除介紹二林事件的始末與後續影響,也探討糖業發展如何改變當時臺灣社會和經濟生活。
今年與不少在地商家與單位合作,串聯歷史脈絡和今日生活,讓大家在走訪街區、品味在地時,更能感受到百年前留下的文化能量,包括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糖業公司、大稻埕在地百年老店義美、李亭香、龍月堂、十字軒等,給予支持協助,共同見證大稻埕繁華的過往,另也透過講座、走讀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體驗這些寶貴的文化資產。
「全糖株式會社」臺灣糖業百年歷史特展,9月27日起在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樓特展區展出,邀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協辦,並自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大稻埕百年餅舖蒐集數百張珍貴照片資料,也跨海取得日本「お菓子の香梅」餅舖照片授權,展現豐富而深刻的歷史風貌。展覽後續將於10月4、5日舉辦專業論壇,聚焦日本時代臺灣糖業體系的形成與現代化意義,並透過文學與史料回顧「二林事件」,讓民眾透過學術脈絡,深入瞭解糖業歷史。
「全糖株式會社」以倒敘模式、從銷售端開啟敘事,以互動體驗及場景再造為一大特色;入口處將古蹟建築化身為復古菓子鋪櫃台,民眾可親身進入櫃台,沉浸式體驗感受經營菓子舖的樂趣。同時布置可開啟的大型糖果盒,介紹森永、明治、新高等大眾耳熟能詳的日本製菓會社,此外也有義美、十字軒、龍月堂、李亭香等大稻埕在地百年餅舖的故事,民眾可自己動手,打開屬於臺灣的甜蜜篇章。
接著將進入工業化糖廠,以多螢幕架設的展架搭配全面的聲光效果,體驗臺灣製糖進入工業化時代的勞力密集與緊湊。再往前行,即抵達一片蔗田,重返蔗農、知識份子及糖廠代表發生衝突的「二林事件」現場,進一步了解事件的始末,認識在「製糖王國」光鮮表象的背後,臺灣蔗農所面臨的生活困境。
此外,特展最後展間則呈現日本「堺市博物館」授權、由吉田初三郎繪製的〈塩水港製糖株式會社西部臺灣工廠分布鳥瞰圖〉,此圖以塩水港製糖為主題繪製,並完整記錄原屬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的製糖所,屬於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
除側重知識面的特展與論壇,也與在地攜手推出輕鬆厚實的體驗活動。10月2日起,夜間限定的9場「文化自造夜」陸續登場,藉由爵士樂、夜間攝影、釀酒與淡水河夜航等多元形式,帶領民眾體驗糖業在昔日大稻埕帶來的萬種風情。
10月11日於永樂廣場舉辦「音樂會市集」,由余佩真、柯大堡、邵大倫與Naughty Swing搖擺舞團接力演出,呼應糖業主題,特邀業者現場削甘蔗,讓市集充滿回憶與活力。
10月19日在古蹟「莊協發商行」舉行「港町音樂會」,邀請紀露霞、金澎、朱頭皮、許景淳等重量級歌手,與黑膠收藏家林太崴及「白頭翁與金絲雀」重唱組合同台,演繹臺灣經典歌謠。
10月25、26日則由曾入圍傳藝金曲獎與台新藝術獎的一心戲劇團,在大稻埕戲苑演出歌仔戲《茶の心》,以茶入戲、映射出百年大稻埕的繁華風貌。
新文化運動月也於新芳春茶行、現流冊店、渭水驛站設有「二林事件」微型展,攜手在地店家設計聯名商品,如好攸光刻所「蔗裡有甜點心叉匙組」、太子油飯「新文化風味五三燒」、老桂坊「黑砂糖手工皂組」等。期間內至合作店家消費或集字,即有機會獲得「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x霞海埕隍廟」聯名牛奶糖或參與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