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續推公費醫師是偏鄉解方?工會點出這問題:醫師恐陷「無米之炊」

太報

更新於 10小時前 • 發布於 11小時前 • 游騰傑
衛福部。游騰傑攝

衛福部擬續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預計每年新增150名公費醫學系(包含後醫系),盼解決偏鄉醫師不足問題。然而,醫界卻憂心此舉恐難達預期效果,反而衍生新的困境。醫師工會直言,公費醫師制度長年被批綁約嚴苛、留任率偏低,加上偏鄉人口萎縮,醫院營收難支其營運,恐怕出現「醫師增加,卻沒有病人」的窘境。

衛福部長石崇良昨(9)日證實,已經推展兩期的新制公費醫學生計畫,將持續擴展至第三期,預計每年新增150名公費醫學系(包含後醫系),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今(10)日表示,單憑現有已公開的資訊難證此政策之正當性,其後果恐難以估計。

陳亮甫指出,公費醫學生制度之害,早已為人詬病多年,包含超長的綁約時限(10年)、嚴厲的綁約懲罰,以及醫師對偏鄉醫療環境的不滿難以平復,致使約滿後留任率低,顯無法造成所宣稱的正向影響。

陳亮甫也進一步表示,新制公費醫學系開辦後,其首批學生至今多半尚未進入偏鄉服務,其成效、留任比率、對於環境的影響還未有實績,而如今將延續五年共計招募750名醫學生,未來投入部立醫院、退輔會體系醫院工作,首先的衝擊其實是人口老化之下,偏鄉人口萎縮首當其衝,醫院營收難支其營運,增加的數百名醫師恐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陳亮甫再說,衛福部一再指出增招的公費醫學生,能為了國家醫療生技產業培育「醫師科學家」,此說法更加匪夷所思,「究竟衛福部希望公費醫學生投入臨床偏鄉服務,或是展現其跨領域技能進行研發?10年的綁約期恐怕讓這兩個目標魚與熊掌難以兼得」。

陳亮甫表示,從本次的政策宣佈當中可見,政府並未對於偏鄉未來醫事人力需求有充分評估考量,僅憑當下對於人力缺口的直覺,在未充分徵詢團體與專家意見的情況下,制定了人口培育的百年大計。在台灣人對成為醫師的癡迷追求下,料必仍能招得年輕學子,但無疑是為我國醫療環境埋下地雷。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健康堪憂…連體嬰弟弟忠義「嚴重腹脹照曝光」 PO文喊:不會放棄

中天電視台
02

日本1電器過不了海關!出境全遭丟棄原因曝

NOWNEWS今日新聞
03

太噁了!LINE新增「一功能」讓台人炸鍋 網喊:拜託不要開放

太報
04

嘉義無人住三合院「電費竟飆25.9萬」 台電道歉:資料輸錯

鏡週刊
05

失眠快看!專家教「躺床3動作」秒入睡 還可改善血液循環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