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感人!女轎班全程抱孩扛轎感動眾人 桃園護國宮夜巡風雨無阻

寶島神很大

更新於 10月22日07:06 • 發布於 10月22日02:00

節目中心/林瓊玉報導

今(22)日,桃園護國宮「太子忠孝文化季」迎向夜巡第五天,太子爺回宮感人一幕。因受到風神颱風外圍鋒面影響,桃園地區風雨交加,但信眾熱情絲毫未減。即使全身濕透,仍撐傘、披雨衣,手舉火把恭迎太子爺,轎班與陣頭穩健前行,以堅毅腳步展現「神的步行者」精神。其中一位女子轎班成員,曾因感念太子爺賜子之恩,特地背著孩子一同扛轎、連走五天夜巡,母子同行的身影令人動容。

▲三立主持人草爺與阿白在風雨中與桃園護國宮信眾、志工熱情恭迎桃園護國宮太子爺。(圖/桃園護國宮提供)

這位桃園護國宮轎班志工凌雅琴女士,分享了她與太子爺之間的感人緣分。她回憶,幾年前懷孕將臨盆時,醫師診斷胎位不正,建議剖腹生產。她誠心向太子爺祈求,神奇地也得到回應,太子爺表示:「不會讓妳剖腹產,我會讓他自己轉下來。」幾天後再檢查,胎位果然自然回正,小孩自己轉過去了。最終,孩子也安安穩穩地誕生了。

凌雅琴推著嬰兒車年年參加桃園護國宮太子爺夜巡。(圖/桃園護國宮提供)

「真的很神奇,也很感恩。」凌雅琴說,過去她懷孕歷程艱辛,曾多次流產或胎兒心跳停止。後來到桃園護國宮祈求太子爺與註生娘娘庇佑,不久真的順利懷孕。那時,她懷胎七個月仍親自捧腹前來參拜,太子爺笑說:「來扛轎吧!」

雅琴當時就向太子爺承諾:「這是太子爺賜給我的孩子,我會帶他回來還願。」隔年夜巡,她便背著孩子扛了五天的小武轎。此後也年年參與夜巡、陪著太子爺遶境,走上屬於母子倆的「神的步行者」之路。她表示這是感恩之路,每走一步都在感謝太子爺、眾神明的保佑。

母子同行夜巡,背著小孩扛轎成為最感人的畫面。(圖/翻攝自桃園護國宮IG)

信眾都說,桃園護國宮太子爺最疼愛小孩,像是今年的廟內爐主由五歲孩童擔任,去年則是三歲稚子,是非常難得少見的現象,象徵太子爺守護童心,也呼應了太子爺是孩童守護者的身份。夜巡中能看見超萌的娃娃軍團「太子囝仔」的身影,他們都是太子爺的誼子女,孩子們在家長陪同下前行,成為夜巡中溫馨一幕。

主持人阿白訪問小朋友下雨辛苦嗎,他笑說不辛苦能跟太子爺遶境很開心。(圖/寶島神很大直播畫面截圖)
桃園護國宮夜巡常可看見一家人開心迎太子爺。(圖/桃園護國宮提供)
風雨中的神的步行者,莊嚴動人。(圖/桃園護國宮提供)

桃園護國宮夜巡活動,將於今(22)日回宮當晚畫下圓滿句點。廟埕將舉辦太子爺回鑾晚會,爐主紅壇將舉辦親子互動活動,晚間七點東森YOYO家族哥哥姊姊將登台同歡,與小朋友遊戲互動。之後將施放加寬200米特效煙火秀,長達180秒,氣勢磅礡、壯觀絢爛,是每年必看!廟方邀請民眾共襄盛舉,體驗這場風雨中感動的信仰之行。桃園護國宮FB專頁也提供全程直播。

加入桃園護國宮
掌握更多遶境盛事

桃園護國宮FB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DGXcv6Ff/?mibextid=wwXIfr

桃園護國宮IG
https://www.instagram.com/huguo_temple?igsh=MmgyMTR6cHNsbW5l

2025 桃園護國宮・太子忠孝文化季】
活動日期|10月18日(六)至10月22日(三),共五夜
10月18日起駕宴地點|桃園護國宮太子廟

夜巡駐駕路線
10月18日 桃園慈護宮
10月19日 八德元聖宮
10月20日 八德北巡巡天壇
10月21日 霄裡玉元宮
10月22日 聖駕回桃園護國宮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寶島神很大》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完整的台灣民俗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鳳凰恐轉強颱從南部登陸 連3天影響台灣

自由電子報
02

全台風雨躲不掉!鳳凰颱風估週日轉強颱 「北轉撲台」連2天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3

誰還記得啊!22年從未催繳 要辦過戶才告知欠「183元」

TVBS
04

「2」改成「3」!國小代課老師竄改考卷送分 4班要重考

TVBS
05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6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