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乳房痛=乳癌?當心是情緒、內分泌作祟!台大醫揭乳癌2高峰年齡及3大風險因子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9月12日01:00 • 林勻熙 整理

乳癌連年蟬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台灣乳癌患者兩個發病高峰分別落在45~49歲與60~64歲。(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其標準化發生率在女性十大癌症中位居首位。為此,台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楊牧峻提醒,女性務必定期接受乳癌篩檢,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而早期乳癌預後通常都很好,呼籲病友即便遇到困難,也不要放棄。

乳房痛不等於罹患乳癌!醫揭乳癌兩大高峰年齡

乳癌已連年蟬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但與歐美國家不同的是,台灣乳癌患者呈現兩個發病高峰,分別落在45~49歲與60~64歲。對此,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楊雅雯指出,這可能與基因相關,也與飲食西化、生活型態轉變有關,例如抽菸、飲酒、運動不足、情緒壓力以及荷爾蒙變化等因素。

不過,有些女性一旦發現乳房疼痛就會擔心自己是否罹患乳癌。楊雅雯表示,乳房疼痛並不等同於癌症。在她的門診中,約有九成女性因乳房疼痛就診,但結果多數為良性,常見原因包括情緒壓力、內分泌波動、經期或更年期變化

楊雅雯強調,乳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疼痛症狀,女性應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與乳房攝影檢查。今年起,國健署也已擴大乳癌篩檢服務,以利早期發現異常鈣化點或腫瘤變化。台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楊牧峻也呼籲,女性務必定期接受乳癌篩檢,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40歲乳癌病患復發變三陰性 ADC藥物助延續治療希望

今年40多歲的Emily(化名),一向重視健康、定期接受乳癌篩檢,在2年前例行檢查時,被診斷出第2期荷爾蒙陽性乳癌。面對病魔,她勇敢接受手術、化療與荷爾蒙藥物治療,且按時回診、配合醫囑,是醫師眼中的模範病人。不料,在今年發現左側頸部淋巴腫大,並出現左側肋膜積水。

經檢查確認癌細胞轉移,且腫瘤型別轉變為三陰性乳癌,進一步經病理報告確認屬於HER2弱陽性。經醫師評估後,安排她接受已有健保給付的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經過兩次療程,腫瘤縮小且左側肋膜積水也有改善,呼吸變得順暢,目前病情穩定控制。

「魔術子彈」新一代ADC藥物攻癌 健保也助攻

楊牧峻表示,早期乳癌預後通常都很好,呼籲病友即便遇到困難,也不要放棄,且乳癌治療日新月異,如健保近年給付的「ADC藥物」就是其中之一。ADC藥物是結合標靶與化療的新型抗癌藥物,猶如「魔術子彈」,能準確攻擊帶有標靶的癌細胞,同時因具備「旁觀者效應」,連帶殺死鄰近的癌細胞,助攻克服腫瘤異質性

楊牧峻進一步說明,隨著乳癌新治療問世,對於HER2受體表現較弱的癌細胞也有機會偵測、殺敵,突破過去根據受體表現僅能分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強陽性及三陰性乳癌的治療限制。現在增加「HER2弱陽性」新分類,推估約占所有乳癌患者的一半,相關治療選擇逐漸受到重視。另外,他提醒,接受ADC治療可能有噁心、嘔吐、白血球低下等副作用,呼籲病友遵照醫囑用藥,如有不適應儘速聯繫醫療團隊。

術後疼痛、擔心復發 醫暖心鼓勵乳癌病友重返生活

此外,擔心復發的恐懼感,是乳癌患者共同的心理壓力。楊雅雯指出,許多患者術後只要觸摸到身體異常,就會立刻聯想到復發,這樣的情況在臨床診間中相當常見,「我常安慰我的患者,其實你們比一般人更安全。」,因為有定期追蹤,更容易在早期發現問題。

楊雅雯表示,完成治療後的乳癌患者不需要過度擔憂,應將回歸正常生活步調視為治療的重要目標。她強調,隨著乳癌治療的持續進步,即使不幸復發,只要能規律服藥並定期追蹤,病程仍可獲得良好控制,患者也能在生活品質上逐步改善。她也鼓勵病友:「你們歷經這麼多辛苦的治療,也比其他人更懂得珍惜、且擁有更寶貴的人生經歷。」。

除了擔心復發的恐懼外,楊雅雯指出,乳癌患者在術後常見的副作用還包括疼痛與組織沾黏。其中,有些患者會在腋下摸到如同繩索般的緊繃感,這是所謂的「腋網症候群」,其實是發炎修復過程中常見的正常現象。她提醒,若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動,反而更容易造成沾黏。建議透過規律的復健治療與主動運動,例如手部伸展與淋巴引流按摩,多數疼痛與不適都能逐步改善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06

「喪屍煙彈」暴增3倍!本世紀最危險毒品肆虐 醫:令人性情大變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