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就在手機裡」烏克蘭安全局警告青少年提防俄羅斯情報人員以遊戲、賺錢陷阱招募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雙方除了正面戰爭,也展開一場深入民間、無聲無形的間諜戰,其中一個新戰場,就是青少年常用的社群平台,如 Telegram、TikTok 與 Discord。
烏克蘭安全局(Служба безпеки України,SBU)近期走入高中校園舉辦講座,宣導防滲透,提醒青少年當心社群媒體上的「快速賺錢陷阱」,背後可能藏著俄羅斯情報人員的操控。從簡單的快遞任務、偷拍當地關鍵設施,到最終淪為無辜的自殺炸彈客。在數位社群高度發展的時代,資訊戰已不同於傳統間諜方法,而是走入日常:在青少年的手機裡,看不見的滲透與招募行動正在發生。
看似無害的遊戲邀請訊息,其實藏有陰謀
烏克蘭當局指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過去一年來,透過青少年常用的社群平台如Telegram、TikTok與Discord等,試圖招募烏克蘭青少年,要求他們提供敏感情報或執行破壞行動:這些任務一開始看似無害,例如拍攝軍事基地、發電廠或鐵路設施,報酬從幾百至數千美元不等,對未成年人來說極具吸引力。
然而一旦上鉤,這些青少年往往會遭到勒索或手機遭駭,成為敵方進一步控制的對象,被迫執行更高風險的任務,如放置爆炸物、傳遞軍事座標、執行偵察。
但其實,許多青少年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招募。根據SBU說法,有些人只是搜尋「快速賺錢」關鍵字,就接觸到了俄方招募帳號;一開始可能只是送個包裹、拍張照,等到上鉤後再遭威脅勒索、被迫執行更危險任務。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截至今年5月,烏克蘭官方統計指出,已有超過600人因被俄羅斯情報部門招募而企圖從事縱火、恐怖攻擊或破壞行動,其中有四分之一是未成年人,年紀最小的只有13歲。
根據KYIV報導,整個招募過程有明顯的模式:
初步接觸:俄羅斯情報人員透過社群媒體與青少年接觸,通常以匿名帳號、偽裝身份出現,並拋出「報酬豐厚的小任務」吸引注意。
試探任務:要求受害者執行初階任務,如拍照、留言、送貨。
遭勒索脅迫:一旦完成,對方可能要求提供銀行帳號進行轉帳,或進一步勒索受害者,稱已掌握其非法行為證據或手機私密資訊。
高風險任務:最終任務可能包括放置爆炸裝置、刺探軍事基地位置、傳送導彈目標座標等。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Holovne upravlinnia rozvidky Ministerstva oborony Ukrainy,HUR MOU)進一步提出警訊,俄羅斯的滲透與招募行動已擴展至歐盟地區,「招募烏克蘭人從事敵對行動,是俄羅斯對烏克蘭與整個歐洲社會發動混合式侵略(hybrid aggression)的一部分。」
以為在破解「任務遊戲」的無辜少年
今年三月,在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Ivano-Frankivsk)發生了一起案件:15歲與17歲的青少年,在Telegram上收到「任務遊戲」邀請,承諾完成任務可獲得1,700美元。他們依照指示,用保溫瓶與金屬零件製作兩枚簡易炸彈。在送交其中一枚炸彈的過程中,俄方便遠端引爆,17歲少年當場死亡,15歲少年被炸斷雙腿。
今年四月,在利維夫地區,有兩名17-18歲的青少年在Telegram上接受指令,縱火焚燒火車信號控制箱。警方在他們手機中發現與俄方聯絡的對話:「錢明天會到,中午左右。」幾小時後,約178美元便匯入其中一人的帳戶。
2023年12月,烏東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發生重大案件。SBU 和警方逮捕兩組青少年,他們被俄方設計成為參與「任務遊戲」的玩家,被指派去拍攝軍事防空設施。SBU指出,俄軍使用這些情報對哈爾科夫展開精準空襲。
今年六月,SBU公布一起案件:一名24歲失業男子透過 Telegram被招募,協助拍攝軍事機場並傳送座標給俄軍。該男子已被拘捕,並供稱曾收到「輕鬆賺錢」的指示,只要負責地面偵查與回報坐標即可。這名男子的行動直接為俄羅斯空軍的精準打擊提供資料,這些在社群媒體、通訊軟體對話,可能轉化為一場致命空襲。
SBU的代表強調,這些「任務」往往會包裝得像尋寶遊戲或街頭藝術挑戰,讓青少年難以察覺真實意圖。
「唯一免費的起司,只在捕鼠器上」
這場看似針對青少年的「資訊安全教育」,其實是烏克蘭面對混合戰爭(hybrid warfare)新階段的回應。俄方滲透戰術已不再侷限於成人間諜與實體破壞,而是深入年輕世代,以金錢誘惑或技術操控讓孩子淪為攻擊工具。
這些手法與過去塔利班或其他極端組織利用青少年作為自殺炸彈客的歷史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這次攻擊者透過手機與社群媒體直接觸及受害者,讓整個招募過程隱蔽又難以預測。
SBU發言人雅沃斯卡-伊薩延科(Roksolana Yavorska-Isaienko)提醒青少年:她提醒學生,要用常識判斷:「如果有人要給你1,000美元,只要你走一趟或拍張照片──這絕對有問題。你要記得,唯一免費的起司,只存在於捕鼠器上。」並鼓勵學生可以透過「揭露俄國特工」(Expose the F.S.B. Agent)來匿名檢舉,不會面臨刑事追責,也能成為幫助反滲透行動的一份子。他強調:
「敵人不會睡覺,他們就藏在你手機裡。」
當資訊變成武器,戰爭不再只是軍人的事
在數位網絡、社群媒體高度發展的時代,戰爭不再只發生在疆界,而是在每一支手機、每一則訊息之中。
而青少年對科技熟悉,卻缺乏警覺與判斷,正好成為敵對勢力滲透的首選目標。在這場戰爭中,青少年不再只是受保護的對象,而可能成為戰爭的代理人、資訊的兵器,甚至是犧牲者。
這也讓許多自由社會面臨雙重挑戰:既要保障言論與資訊自由,又要防止惡意勢力利用自由社群平台發動滲透戰。對於包括台灣在內的民主國家而言,也是資訊戰防衛上不可忽視的一環。
「敵人就在你手機裡。」這句話聽來像是諜報電影的台詞,但在烏克蘭,已是正在發生中的事。
加入 DQ地球圖輯隊 LINE Notify ,一起看透全世界
延伸閱讀:
【地球圖書館】透露玄機的第三道門鎖 蘇聯間諜的隱密英雄之路澳洲立法禁止16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獲77%民眾支持
參考資料:
Safety lesson: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and Ukrainian boxing legend Usyk told teenagers how not to get "hooked" by Russian special servicesSBU and police caution young Ukrainians against Russian intelligence traps promising 'easy money'Ukraine Warns Teenagers the Enemy Is Inside Their PhonesUkraine's security service is teaching teenagers how to avoid recruitment by Russian intelligenceСБУ проводить інформкампанію «Спали» ФСБшника» для протидії вербуванню молоді спецслужбами рф (відео)Ukraine Warns Its Teenagers of Russian Social Propaganda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