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兩千大觀光餐飲業第一,雄獅如何迎戰旅遊趨勢劇變,靠一條「人才鏈」撐起283億營收?
2025年,《天下》兩千大調查最新出爐,雄獅集團勇奪觀光餐飲業第一名。同月,又在「首屆台灣觀光永續獎」一舉囊括五項大獎,獲獎數為業界之最——這家旅行社龍頭,不只是疫後強勢回歸,更改寫了整個產業的競爭邏輯。
要知道,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雄獅的營收曾跌到只剩巔峰時的5%。如今不只站穩腳步,年營收突破283億元,背後靠的,不只是產品、通路或價格,而是一場對「人才」的再定義與系統重構。
在旅遊業普遍流動率偏高、平均年留任率不到7成的情況下,雄獅也曾難以倖免,特別是在業務高速擴張期間。但歷經市場洗禮,重回管理基本面,如今的雄獅已創下連續兩年、年資3年以上同仁留任率超過9成的成績。
「你如果馬步沒蹲穩,怎麼會有人想當你徒弟?」雄獅集團董事總經理黃信川在專訪中說的這句話,反映了雄獅最核心的人才哲學:人才不是成本,是企業品牌的延伸,是能替你走進市場、打開文化、留下價值的第一線代表。
從投資高階主管進修EMBA、創辦「雄獅學院」、培養千位「綠色導遊」、跨校聯招外籍研習生,到推動員工持股信託、打造旅遊業最完整AI訓練體系⋯⋯,表面看起來分散,實際上,每一項都圍繞著一個核心戰略:「用投資的邏輯養人才,讓他們成為品牌走出去的靈魂與肌肉。」
在人才高速移動的今天,最好的CEO也是最好的人資長,在經營策略中,絕對會放大人才的投資與布局。本篇專訪雄獅旅遊董事總經理黃信川,深入拆解這家旅行社如何靠「人才鏈」,撐起疫後最大成長曲線。以下為《天下學習》與雄獅旅遊集團董事總經理黃信川的專訪精華(第一人稱)。
百萬成本送主管們去念EMBA,「哈伯造星計畫」培育海外市場的火種尖兵
Q1:雄獅這幾年寫下不少營運亮眼成績,也翻轉了「平價旅行社」的形象。這背後是否也代表著一套用人的新哲學?
A1:一般人談人才培育,想到的通常是基層或初階員工,但我們反而從高階主管開始。2003年起,我們每年送六位主管去念EMBA,一開始是台大、政大,後來為了南北均衡,也加入中山、東海、陽明交大。
一位主管的培養成本是百萬起跳,但這是最值得的投資……
繼續閱讀全文👉🏻 【人資長專訪02】登上兩千大觀光餐飲業第一,雄獅如何迎戰旅遊趨勢劇變,靠一條「人才鏈」撐起283億營收?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答應家訪才能上班!藏身小巷的國際化企業「佛心」用人、董事會在佛堂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