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擬停駛14條路線 先整併高雄至墾丁6線
國光客運財務危機持續擴大,近期再度爆出延遲發薪,並傳出公司擬停駛14條長期虧損路線,引發外界對偏鄉交通問題的關注。交通部公路局證實,已收到業者提出的調整規畫,將與國光密切協商,優先針對南部6條高雄至墾丁間路線進行強制性整併,其餘8條路線則待進一步評估,調整原則為「不影響既有運輸服務」。
疫情衝擊尚未完全恢復、駕駛人力短缺與油料成本居高不下,讓國光營運雪上加霜。過去3年虧損不斷增加,2023年虧3.4億元,2024年更突破4.2億元。公司目前共經營119條路線,橫跨台灣西部與多數偏遠鄉鎮,其中多條長途與偏鄉路線長期載客率低、補貼不足,加劇營運壓力。為避免資金斷鏈,國光除提出路線瘦身計畫外,也加速處分閒置資產、強化資金流動性。
國光客運說明,目前公司每月資金需求高達1.5至1.6億元,包含人事、油料、維修及場站等開支,加上償還銀行貸款的本息支出,每月須8,000萬元。疫情期間累積的30億元貸款,即便已部分償還,仍有超過20億元待清償。
據瞭解,此次規畫停駛的14條公路與國道路線,每年共虧損約1.9億元,部分班次載客人數甚至不到5人,運輸效益極低。其中2條屏東地區的公路路線目前僅由國光營運,業者已與在地客運業者協商接手,對旅客影響有限。至於其他路線,考慮與重疊業者整併或轉由他業者代駛。
為改善財務結構,國光已展開資產活化行動,今(2025)年出售宜蘭、屏東與台南地區的土地與場站,預計可挹注約11億元資金,未來將持續處分彰化、嘉義與埔里等地不動產。業者也期盼政府加速補助款撥付流程,並推動票價機制合理化,協助提升營運效率。
交通部公路局表示,國光去(2024)年獲得的各項營運補貼總額達3.47億元,現已啟動預警監控措施,由台北區監理所負責掌握薪資發放與車輛狀況。針對國光提出的瘦身方案,要求優先調整6條南部路線,分別為9117、9127、9188、9189、1773與1780等,其餘8條後續將與國光研議處理方式。整體調整以「不影響民眾基本交通權益」為原則,並協助業者度過財務低潮,確保偏鄉與中長途運輸服務不中斷。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