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紋到墨黑,我們的27坪輕奢精品宅開箱全記錄
一、裝潢緣起
我從事金融業,幾年前看中了這間預售屋,無論坪數或地段都符合我和太太的期待,只是當時標配為四房格局,對我們兩人來說略顯多餘,加上公私領域規劃略顯零碎,因此決定從客變開始調整。對我來說,辛苦工作一整天,最渴望的是回到一個像精品飯店般舒適、有質感的家,能好好放鬆,充分切換工作與生活。
二、找設計師過程
過去我也曾裝潢過幾間房子,身邊認識不少設計師。不過這次剛好看到妹妹家的新家是由「三月木設計」操刀,整體質感讓我相當驚艷,便順勢約了設計總監聊聊。沒想到一見面就覺得彼此非常投緣——總監和我年紀相仿,談吐幽默、專業度滿分,而且很快就能精準掌握我的需求與美感方向,也因此,我們很自然地一拍即合,促成這次的設計合作。
三、我們的需求與裝潢調整
我們裝潢的首要目標,就是希望把空間做得更寬敞舒適。設計團隊在客變階段便將原本的四房格局重新規劃,放大客餐公領域,並將其中一間客房納入主臥,打造更衣室。至於另一間客房,則溫馨地為我們的兩隻貓主子保留,作為牠們專屬的生活區域。
風格方面,就如同前面提到的,我嚮往兼具格調與質感的居家氛圍,希望回家就有如踏入精品飯店般的優雅享受。三月木設計團隊完全掌握了這份想像,從電視牆的大板磚紋理、到墨黑色系的沉穩書房,每一處細節都恰到好處地展現深邃質感,讓整體空間既內斂又雋永。
四、空間設計
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來ROOM TOUR,看看我們是如何一步步實現這個精品小豪宅的夢想吧!
ROOM TOUR│玄關
原本空間並不算寬闊,因此側邊以黑色鏡面櫃的反射效果拓寬空間感,也能有全身鏡的機能。斜切的落塵地坪能讓這空間有更合理的切換,除了玻璃櫃,側邊櫃體與電器櫃連結,更以作了隱藏型的小型儲藏室,收納較大型的清潔掃具。
ROOM TOUR│客廳
電視牆自玄關延伸而來,這道壁面混合了多種工種,除了石材豐富的紋理變化,側邊櫃體結合系統門片與木工桶身,創造結構紮實而層理分明的端景。原有低樑以鏡面與木工包框的方式修飾,利用反射效果提升空間感,並嵌入燈帶串聯餐廳區,巧妙整合玄關、客廳與餐廚空間,營造開闊視覺。
▲落地窗使用了雙層式風琴簾(蜂巢簾),讓光線能有彈性調節。
ROOM TOUR│餐廚區
客變前這裡原本規畫了一座大型中島,壓縮了用餐的空間,在設計團隊重新規劃後取消了中島設備,整合餐廚區,並結合中島、電器櫃機能打造複合式機能餐桌,不僅提升空間彈性,也讓一字型廚房檯面得以延伸放大。
ROOM TOUR│書房
沙發後方在風琴簾柔和的自然光線下呈現質感,石紋板磚圍塑出三邊桌檯,作為屋主偶爾工作閱讀的書房場域,牆面則以玻璃搭配燈帶,展示格尺寸特製,是為屋主量身打造的茶具陳列區。
ROOM TOUR│臥房
主臥將更衣收納區與床鋪區分開,讓我們擁有更完整舒適的睡眠休息場域。這裡的風格調性全以太太的喜好為出發,選擇帶有灰色紋理的奶油色佈局,打造溫暖柔和的氛圍。至於睡臥區和更衣梳妝區之間的頂天立地櫃,我們作了挖洞式設計,用來暫放待洗衣物,這可是住飯店時學來的點子!
ROOM TOUR│更衣間
由原客房改造而成的更衣間,以寬敞舒適為設計核心,透過系統櫃與開放吊掛的組合,滿足我與太太的衣物收納需要。櫃體採霧面材質搭配深色玻璃門片,並提供充足的封閉式收納空間。靠窗區設置開放式吊掛區,佐以低櫃抽屜系統,不僅方便日常分類與取用,也讓窗外自然光得以自由穿透,減少封閉感。更衣間的轉角處設置梳妝區,搭配隱藏式抽屜與開放格架,能收納大量瓶罐小物。
五、裝潢後記
一直以來我都很欣賞深色、特別是墨黑語彙的空間設計,但在實際裝潢時,心裡還是難免擔心:會不會太暗?會不會讓家失去溫度?幸好這些顧慮在設計團隊的專業下完全化解。整體雖以灰階為主,卻透過材質紋理的粗細、密度巧妙切換出層次,讓空間沈靜卻不沈重。
材質選配更是不馬虎,我們不是單純看小樣板,而是直接走進板材廠挑選原材,確認色澤、紋路與觸感。坦白說,我自認不是個好搞的屋主(笑),但三月木的專業與設計能力真讓我心服口服,完工後實景與當初的 3D圖還原度高達九成,令人驚艷。這次的居家經驗讓我從想像進入了真實,如果有下一間房子,我想,我還是會選擇三月木(也拜託總監到時候記得給我老客戶折扣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