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覺得小說太難了,還是畫漫畫最適合我──專訪《溫河幻覺》漫畫家井子
文/犁客
「晚上十點多去卡啦OK,前幾個小時大家都在唱,只有我在讀書;」井子說,「結果到了凌晨三點大家想回去的時候,我high起來了,後面都是我一個人在唱。」
井子原來學的是雕塑,「因為我們美術學院就分『設計』和『純藝』,『純藝』就有油畫、版畫、雕塑,油畫感覺很燒錢,而且我聽說雕塑以後比較掙錢,當時真的沒想太多,就想說可以掙錢?好呦!」井子講得直接,「我不喜歡泥巴這個材質,不過開始做木雕時我我喜歡木頭這個材質,只是不可能自己去租場地,所以就在學校的木雕實驗室做,最大的一個有兩米高;我還買了大電鋸,用得很猛,同學說最後我居然毫髮無傷,真的很不容易──因為我一開始還戴護具,後來是什麼都不戴地亂砍──我覺得做木雕很舒壓。」
「靠木雕掙錢」這事在井子畢業後並沒繼續發展,她選擇到日本繼續深造。一晚,不同國家的同學們邀她一起去唱卡啦OK,井子初始並不起勁,在包廂裡讀起電子書,「那種感覺是他每句話都擊中我──他的文字其實一開始很難進去,但那時第一句話就很吸引我;」井子說,「而且他很會描寫那個氛圍,所以我就越讀越興奮。」
井子那時讀的是大江健三郎長篇小說《萬延元年的足球隊》。「我唱到六點。唱完我還說我們騎車去東京塔吧!那邊有一家小籠包很好吃!」井子笑了出來,「大家以後再也沒約過我了。」
鳴人是我的精神支柱!
高中時讀日本的輕小說、村上春樹,大學時讀三島由紀夫、太宰治,但真正有被「擊中」的感覺,得到赴日深造、在凌晨的卡啦OK包廂裡才遇上大江健三郎──井子的閱讀經驗如此,創作經驗也是如此。
「從小學到高中這一段時間,我只看主流漫畫,我不知道有其他種類,而且漫畫看得也不多,《哆啦A夢》啦、《火影忍者》啦,我很喜歡《火影忍者》,因為很勵志,最喜歡的角色就是鳴人了;」井子說,「生活裡挺不順的時候,一直感覺鳴人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去學畫時還帶著鳴人的海報貼在我床邊。」
大學畢業之前,井子的漫畫閱讀開始探入「主流外的主流」,例如松本大洋、五十嵐大介,或者淺野一二O,這些作品各有吸引她的部分,但並未引發她的創作欲望;直到她在網路上接觸了日本的「GARO系」(ガロ系)漫畫。
《GARO》是日本青林堂從1965年開始發行的漫畫月刊雜誌,創作者的個人風格強烈,內容從詩般夢囈到狂烈暴力都有;《GARO》後來因故分裂,不過承襲這個脈絡的出版並未中斷。
2020年,井子投入漫畫創作,陸續發表短篇作品,各篇畫風互有差異,但都有相當明顯的「GARO」感;2025年,井子的第一部長篇作品《溫河幻覺》出版。
我會把夢記下來
「這是我第十一次夢見這座島,我還是游不出去。」
《溫河幻覺》第一章開始前,有十頁完全沒有對白、僅以畫格推進情節,在連結第一章的那頁,井子畫了一本翻開的筆記簿,上頭有數行被重重劃去的筆記,只留下這句話。
「我會做很多夢,而且會記下來──沒有、沒有,大家聽到這個都想像我在床邊放筆記本之類的,我就是記在手機備忘錄裡,最方便吧隨時能摸到。」井子說,「醒過來的時候,我先回味一下,如果覺得這個夢好有意思,就記下來。我常會做現實的夢,也有很奇妙的夢。」
井子做過「很多食蟻獸、大家一起轉圈圈跳舞,很可愛」的夢(「你不覺得食蟻獸的外形很有意思嗎?」),做過「世界進行大改革,變成一個對立詞的世界,比如說你選了大海就永遠看不到陸地,你選了貓就永遠看不到狗」的夢(「我想這樣的世界算是完蛋了」);《溫河幻覺》的主角在書中也做了好幾個夢,夢中的世界有島,還有象。
「我喜歡象很大、然後又很溫柔的感覺。我小時候見過大象是在動物園,牠們有表演,表演完了你還可以交錢去跟牠合照;我小時候也不懂,其實那是一種很殘忍的行為,對吧?我就覺得大象的眼睛很悲傷。書裡會用大象,其實相當於某種壓抑的投射。」井子說,「島就是主角的困境,那種很孤立的狀態,周圍是水是海。」
不過,《溫河幻覺》並不是讓主角耽溺在夢境當中、藉以逃離現實麻煩的故事,相反的,這是個主角在夢與現實中掙扎前行、設法在兩邊都找到出路的故事。「另一個主角是對照,所以我給她的性格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那種,然後我想到可以到處跑的卡車司機。」井子表示,「其實我表弟也是這個職業,他很喜歡隨手拍,途中遇到各種風景就拍,我覺得他挺自在的。我還讓他給我拍了很多卡車內部的照片當參考,我還問他『可不可以跟你跑一晚夜車?』但被他拒絕了,不然我應該可以畫出更細節的東西。」
還是漫畫最適合
事實上,某方面看來,《溫河幻覺》是井子過往閱聽與創作經驗的整合集成──畫面的空間感與透視技法看得出經過雕塑訓練,敘事節奏讀得出來自文學與藝術電影的影響,就連創作篇幅初次由短篇增為長篇的挑戰,可能也因這些過往經驗,而沒讓她遇上太多麻煩。
「畫短篇時先寫劇本,然後畫分鏡,再畫完稿;長篇也是寫完劇本、和編輯討論之後才開始畫,這個過程比較長,畫反而是快的。」井子說完,慢工文化的總編輯黃珮珊在一旁補充,「而且她一開始是用小說形式寫,寫得很細,第二版我們才改成劇本形式。」
《溫河幻覺》對故事裡的角色而言,是趟自我認識、覺醒、解放,因而在現實裡找到前進方向的故事,對作者井子而言,或許也有類似的意義,關於她可以做什麼、擅長做什麼、想要做什麼,以及能夠怎麼做。
倘若有天不以「漫畫」作為創作形式,她想過寫小說或做手繪動畫,「我以前畫過兩個手繪動畫,很花時間,不過可以自己操控演員的表演、自己用變聲器配音,這會有些不同的可能。不過沒想過要拍電影,我覺得我不喜歡需要跟很多人合作的創作,必須花太多時間在溝通上頭,對吧?」井子說,「小說好像可以試試,但我真的覺得太難了,所以我想還是漫畫最適合吧。」
不一樣的漫畫:
延伸閱讀:
《溫河幻覺》電子書 - ●●●●●●●獻給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逐漸麻木的你●●●●●●● ★漫畫新人井子出道作,GARO風格描繪令人窒息的當代小鎮。 濃濃的灰煙、潮溼的空氣、無趣...
《哆啦A夢 大合輯第20集 電子版》電子書 - 哆啦A夢彩色版電子書豋場!!
《火影忍者 (72)》電子書 - (完結篇)眾人成功封印了輝夜,一切即將邁向終局時,佐助突然反叛了!鳴人和佐助的想法互不相容,他們為了要貫徹自己的想法,各自站在相反的立場。這兩位英雄賭上一切的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