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輸美半導體稅率恐達100%?政院經貿辦:還在談判中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代表顏慧欣今(7)日表示,即使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要對輸美晶片與半導體開徵100%關稅,仍不影響既定談判策略與步驟,我方會爭取對等關稅與美方《貿易擴張法》中的「232條款」及供應鏈一併處理,為半導體廠商爭取更公平的國際競爭地位。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7日起全面實施,儘管我方政府推稱台灣關稅稅率20%是「暫時的」,未來達成新協議後稅率可能再降,但造成產業衝擊已經是現在進行式,行政院未來是否擴大強化韌性預算適用範圍並加碼支持金額,仍在未定之天。回顧關稅史,美國商務部4月以國安為由,對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及衍生產品的「232條款」展開項目普查,而後川普於今天更正式宣告,將對晶片和半導體課徵高達100%駭人關稅,對半導體供應鏈投下震撼彈,加以台灣有高比重的輸美產品涉及資通訊產業,對台衝擊何其劇烈,全台高度關注。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對此指出,我方政府持續跟美國保持聯繫,目前已公布的產業措施不受影響,相關部會也會秉持「以緩濟急」的方式,給予產業必要支持,像行政院長卓榮泰就裁示,今起接受各產業紓困申請,不排除動用第二預備金支應,視申請規模再行決定。
顏慧欣則說,美國希望更多半導體產業去美國布局,這是美國自己的產業經貿政策,不過台灣也有全球布局的大戰略考量,談判團隊會持續從台灣的角度爭取,在對等關稅談判中把供應鏈合作跟「232議題」做整體性的考量,目的就是爭取最優惠關稅,為廠商爭取最公平的國際競爭地位,現在都還在努力中。
顏慧欣強調,美方「232條款」具體措施仍有待正式行政命令,川普今天口頭講的內容,並不影響接下來談判的策略及步驟。她重申,這些可能涉及半導體終端產品、中間組裝設備或零組件的調查,課徵範圍都須待正式行政命令公布,才會界定額外課徵關稅的規模和觸及產品範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