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開綠燈!危老重建受限少 台北市突破千件
由於危老重建建融不受銀行信用管制、不受18個月內開工限制,即使房市景氣下滑,全台危老重建相對穩健,修法上路迄今年上半年,全台累計核准危老案4,379件,台北市今年4月突破千件,目前達1,011件,占全台二成以上,宜蘭、花蓮是非都會區危老案件最多的縣市,新竹市則是危老案平均基地面積最小的縣市。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顯示,目前全台危老重建核准案件,六都合計約占全台的83%,除了台北市突破千件以外,台中市以885件居全台第二多,六都中最少的為桃園市215件。
此外,新竹市、嘉義市二個發展較早的城市也有194、70件,而常是國內颱風、地震的抗災最前線,建物受災風險較高,危老重建需求殷切的宜蘭縣、花蓮縣也分別有近70件。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平均每件危老基地面積坪189.6坪,反應了開發飽和,素地極度缺乏,不過台北市並非危老基地最小的縣市,新竹市由於腹地小、且部分地區又受新竹機場禁限建管制,整合大基地的難度高,每件危老案基地平均面積僅138.4坪。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危老重建是近年政府大力推動的重大政策,所以許多打炒房政策都對危老開綠燈,包括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銀行法72-2排除危老授信,銀行放款額度不受水位限制;危老重建融資貸款也不在央行的信用管制中;加上開發商買老屋來重建不必受18個月內開工限制,開發商投入危老重建不論在資金調度還是開發時程方面,都有更大的彈性,使得即使房市景氣波動,但危老重建漸成為取得案源的重要管道。
雖然危老重建的貸款限制少,但危老、都更的放款為中長期放款,資金回收的速度慢,隨著都更、危老放款在建築貸款中的占比節節攀升,中長期的市場風險仍需留意,所以相關授信依然會納入「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