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女肺癌病人八成不抽菸 醫籲:早期篩檢避免惡化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7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郭小姐坦言一度懷疑與長期粉筆灰暴露或工作壓力相關,雖然家族沒有明顯病例,但先前癌症基因檢測顯示存在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一名病友吳小姐的母親在定期追蹤甲狀腺癌過程時,影像檢查意外在發現肺部有異常陰影,進一步檢查確診肺癌1B期。由於肺癌具有家族聚集特性,吳小姐與兩位姊姊決定一同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劉建明表示,臺灣女性肺癌病人中,高達八成從未抽過菸。這個事實打破許多人對「不抽菸就不會得肺癌」的迷思,更呼籲早期篩檢的重要性。

學校老師不抽菸、不下廚 健檢發現肺部1.8公分病灶

相似經歷也發生在郭小姐身上,她是不抽菸、不下廚的學校老師,健康檢查時發現肺部有1.8公分病灶。郭小姐坦言一度懷疑與長期粉筆灰暴露或工作壓力相關,雖然家族沒有明顯病例,但先前癌症基因檢測顯示存在風險。郭小姐冷靜接受手術,確診為第一期肺癌,接受治療後目前恢復良好。

肺癌長年位居癌症死因首位 有家族史風險高兩倍

劉建明醫師說明,臺灣每年新增超過一萬四千名肺癌病人,肺癌長年位居癌症死因首位,晚期病人存活率偏低,但第一期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可達八成以上,存活差距顯示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劉建明醫師提醒,不能以「不抽菸」作為保障,特別是具有家族病史的族群更需提高警覺。研究顯示,若父母或兄弟姊妹曾罹患肺癌,其他家屬風險比一般人高兩倍;若三等親內超過兩人罹癌,風險更飆升至十四倍。

劉建明醫師特別提醒,手術治療並非終點。根據臨床經驗,肺癌病人術後兩年內仍存在復發風險,必須定期追蹤至少三到五年,以確保及早發現任何變化。他建議要做癌症基因檢測,強調「治療結束不代表結案,持續追蹤才是守護健康的關鍵。」

【延伸閱讀】

面對早期肺癌術後復發風險 輔助性標靶藥物成關鍵

突破早期肺癌復發風險 醫師建議基因檢測及術後輔助治療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1種海鮮」傷腦又害心!醫示警:比塑化劑還毒 恐加速老化

三立新聞網
02

28歲女星罹血癌!剃髮抗病現況曝 中醫能輔治 5警訊要小心

健康2.0
03

律師李怡貞父突心梗命危!醫揪「長久1病」釀禍:很多人中

三立新聞網
04

08月28日 對的人會在你變好的路上牽著你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早睡才是真女王

揭示規律作息對健康的關鍵影響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