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女星罹血癌!剃髮抗病現況曝 中醫能輔治 5警訊要小心
韓國女團IRRIS 前隊長金志原(I.L.)確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歷經3個月治療後首度以剃髮模樣公開近況,坦言雖艱辛仍心懷感恩。醫師表示,血癌治療除了化療、標靶與造血幹細胞移植,中醫輔助則能減輕副作用、提升免疫力,有助患者穩定抗癌。
金志原罹血癌 剃髮治療3月個首露面
28歲IRRIS隊長金志原,今年5月公開自己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震撼消息後,時隔3個月,於社群平台上更新了她的抗癌進度。她透露目前已完成前2個階段的療程,正進入第3階段,她也首次分享剃光長髮的照片,坦言在剃髮時忍不住落淚,但最終仍選擇勇敢面對。
家人支持與粉絲鼓勵成為她抗癌動力
金志原表示,治療過程比預期中平順,讓她心中充滿感恩。她回憶,罹癌初期曾陷入低潮,拒絕與外界聯繫,但家人與朋友的持續關懷,讓她深刻體會到人無法獨自生活。儘管因掉光頭髮和體重增加,讓她對自己現在的模樣感到陌生,甚至害怕上傳照片,但最終仍鼓起勇氣,想告訴大家自己「還過得不錯」。
展望未來,金志原坦言還有「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難關要過,但她期許能盡快康復,回到比生病前更健康的生活,並暖心祝福所有粉絲都能擁有健康的日常。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須盡快進行治療
亞東醫院表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一種進展迅速、必須即刻治療的血液癌症,現代醫學的治療方式包括化療、標靶等療法,通常還會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過程中若輔以中藥與針灸則能減輕副作用,幫患者提升免疫力與生活品質,打造抗癌後盾。
中西醫整合 減輕副作用提升體力
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廖國帆醫師指出,血癌的治療不僅在於消滅癌細胞,更重視鞏固身體正氣,提升患者的抵抗力與恢復力。他表示,中醫觀點認為血癌屬於「正虛邪實」的體質,在西醫強力攻擊癌細胞的同時,透過中藥與針灸的輔助,能有效減輕化療副作用,幫助患者建立穩定抗癌的力量。
中西醫雙重守護 助患者穩定抗癌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雖有化療、標靶與幹細胞移植等多種西醫療法,但過程常伴隨免疫力下降及體力衰弱,影響療程的持續性。廖國帆說明,中醫輔助治療採「攻補兼施」原則,與西醫形成互補。
在化療期間,中醫會運用益氣養陰、健脾和胃的中藥,並配合針灸來緩解噁心、食慾不振及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穩固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療中後期則著重補益元氣,促進血球生成與體力恢復;進入緩解期後,則以扶正固本、調整體質為主,目標是降低復發風險。
中醫協助固本 讓抗癌不再是硬撐
例如,透過中藥益氣養陰,搭配針灸手法,能緩解患者在化療期間的噁心嘔吐、食慾不振,也能使白血球數值趨於穩定。廖國帆強調,化療後必須先「養足正氣」,促進生血功能,以應對後續的治療挑戰。中西醫結合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耐受性與生活品質,讓抗癌不再是痛苦地「硬撐」。
飲食生活同步調理 促進氣血循環
除了藥物治療,中醫也重視生活調理。廖國帆建議患者在飲食中適量加入枸杞、紅棗等補氣養血的食材,並攝取牛肉、菠菜等補充鐵質。體力允許時,可練習八段錦等溫和氣功,促進氣血循環。同時,穩定的心情與家人的支持系統,也是療程成功的關鍵因素。
血癌早期5警訊 持續疲倦別輕忽
血癌的初期症狀常被忽略,若身體持續出現以下警訊,應及時就醫檢查:
- 持續疲憊無力,稍微活動就氣喘。
- 臉色蒼白、頭暈目眩。
- 不明原因發燒。
- 牙齦出血或身上莫名瘀青。
- 骨骼、關節疼痛,尤其胸骨處。
廖國帆表示,中西醫整合治療如同前線攻擊與後方支援的雙重守護,不僅攻擊癌細胞,也幫助患者修復元氣。這種全方位的照護模式,能陪伴患者更有力地走過艱辛的抗癌之路,迎向康復的希望。
◎ 圖片來源/翻攝自IG@azureoone
◎ 亞東醫院.諮詢專家/廖國帆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