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災情止損!11家壽險釋出責準金3072億元 逾8成轉入外匯準備金
新台幣匯率 4、5 月出現暴力升值,強升逾 10%,使得國內壽險業面臨鉅額匯損,金管會祭出暫行措施,業者可釋出責任準備金轉入損益或充實外匯準備金。金管會保險局主秘古坤榮今 (28) 日指出,目前已核准 11 家壽險公司適用,共計釋出 3072.26 億元的責準金,其中約 2549.41 億元用於厚實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以抵禦外匯風險。
首批獲准釋出責準金的 9 家公司分別為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第一金人壽,9 家合計釋出 2686.93 億元的責準金,已於 6 月財報適用
第二批獲准釋出責準金的公司則有 2 家,適用於 7 月財報,分別為台灣人壽 151.28 億元、凱基人壽 234.02 億元,2 家合計釋出 385.3 億元。
古坤榮指出,依規定,6 月想要釋出責準金者,需在 7 月 1 日起的 15 個工作天,即最晚 7 月 21 日申請備查,隔月以此類推。此項暫行措施適用至今年 12 月 31 日止,後續若有壽險公司想要釋出責準金,仍可向金管會申請備查。
觀察各家業者已公告增提外價金狀況,依序為新光人壽 611 億元、富邦人壽 561.27 億元、國泰人壽 508.48 億元、凱基人壽 234.02 億元、三商美邦人壽 176.36 億元、南山人壽 160 億元、台灣人壽 151.28 億元、遠雄人壽 88 億元、元大人壽 33 億元與台新人壽 26 億元。
根據保險局 6/30 發布的函令,已獲准釋出準備金者,可自行選擇轉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或稅前盈餘,依規定必須在今年查核簽證的半年報、年報附註說明釋出金額。
依目前 10 家業者揭露的數據來看,獲准增提外價金總額度為 2549.41 億元,也就是俗稱外價金的「第二桶金」,若把責準金金額扣除增提外價金額度後,估算約有 522.85 億元轉列為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