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公館圓環 北市:不填地下道工期恐暴增2年 將專案監控降衝擊
北市府13日將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但有部分民眾及民團表示反對。北市交通局9日表示,公館圓環以民眾安全為優先考量確定會拆,若不填平地下道工期將從2個月暴增至2年。交通局長謝銘鴻坦言,施工期必然會塞車,已與新北市交通局透過「公館專案聯合監控平台」協調,由交控中心即時監測路況,透過調整綠燈秒數及加強沿線違停取締等措施,將衝擊降到最低。
北市府將於周六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地下道,引起民眾質疑,民團更表示12日晚間將至公館圓環抗議。謝銘鴻表示,針對民團以及里長的溝通從未間斷,相關模擬及數據還有常見的疑問均已上網公告在「台北交通大家談」臉書粉絲專頁,拆除當晚他也會至現場繼續與民團溝通,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謝銘鴻坦言,因為施工期間要填平公車地下道,原行駛地下道的公車勢必將外溢至平面3線道行駛,據統計,在上午8至9時,於羅斯福路的公車南往北116輛次、北往南97輛次,因此「這2個月工期一定會塞車」,但若採不填平方案,工期將會延長至2年,衝擊更大。
謝銘鴻指出,為降低交通衝擊,警方將加強取締違停,交通局也會透過「公館專案聯合監控平台」與新北合作,即時透過交控中心與警方等單位監控,若有嚴重回堵或事故等情形,將即時調整綠燈秒數,並由警方即刻因應處理,目前平台群組運作順暢。
謝強調,為避免塞車,仍鼓勵民眾改搭乘捷運,先前已與北捷確認,捷運綠線在尖峰時段仍有4成運量,有足夠量能可因應增加人流。
至於民團質疑無預警執行部分,謝則坦言,該案已討論長達20年,先前未能拆除主因為圓環下方有台水自來水幹管,但如今已可廢除,並經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可有效改善路口安全,正交路口可降低63%事故。至於學府里改道部分,未來羅斯福路右轉基隆路評估將開放紅燈右轉,預期實際進入119巷及123巷車流可降低,並會增設號誌以降低衝擊。
對於缺乏溝通或未採納標線改善部分,謝說,交通局其實持續都有與民團以及里長溝通,但在安全與公車省時訴求下,取得共識仍有難度。但他強調,改為正交路口後公車專用道不會廢除,將轉為北市常見的平面專用道,還會再多1條左轉專用道,可有效緩解車流。經模擬後,大約6成的公車可以綠燈通過,停等時間並不會大幅增加。
北市新工處表示,公館圓環13日凌晨開拆,並填平圓環下方的公車專用道,施工時間為9月13日至11月16日,為期65天。第一階段地下道封填工程施工約44天,採日夜間施工,日間施工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6時施工;夜間施工時間為0時至上午6時。施工車輛於尖峰時段的上午7至9時、下午4至7時禁止進出工區及占用車道。
至於第二階段將拆除圓環地上設施,並拆除北側人行地下道地面出入口雨遮,施工期21天,採取夜間施工,夜間將占用羅斯福路外側一線車道,日間不占用車道,將力拚提早施工完畢。
新工處提醒,施工期間永和往台北市區,建議以永福橋替代銜接辛亥路;新店區往返台北,於景隆街改由辛亥隧道銜接基隆路。
交通局強調,已於施工前一周依照交維計畫設置宣導牌面、投信施工通知至附近住家、並透過公車站及CMS資訊可變標誌及警察廣播電台宣傳。再次提醒用路人配合提前改道,若行經羅斯福路四段、五段與基隆路四段工區周邊,請減速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