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宜高鐵恐讓台鐵損失560億? 前交長怒轟:無法改善雪隧塞車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為了紓解台北、宜蘭間龐大的往返運量,交通部持續研擬「高鐵延伸宜蘭」計畫,卻也招致諸多爭論,正反雙方至今仍持續激辯。台鐵產業工會今(18)日更於交通部前開記者會批評,若北宜高鐵計畫通過、而非由台鐵興辦「北宜直鐵」,台鐵接下來30年恐損失560億,因此聲稱「台鐵員工絕不讓利」。不僅如此,前交通部長賀陳旦也表示,高鐵造價與營運成本高昂,本質上不適合短程交通,更無法有效改善雪隧塞車問題,缺乏建設正當性。
交通部鐵道局日前指出,考量北宜走廊交通系統(包含國道五號、台2線、台9線及臺鐵等路廊)的供給明顯無法滿足需求,且近年極端氣候、地震,時有花東聯外交通系統中斷情形,嚴重影響交通安全及可靠性;因此,亟需闢建穩定、可靠之軌道運輸系統,改善宜蘭、花蓮、台東聯外交通。這也是高鐵延伸宜蘭規劃作業的源起。
鐵道局進一步宣稱,此舉可紓解宜蘭往返台北之間,交通系統供給明顯小於需求的困境;以及,透過高鐵宜蘭站可轉乘台鐵往返花蓮、台東,不僅班次運能可大幅提昇,東部軌道系統韌性亦得以強化;另外也稱,高鐵宜蘭線是打造「環島高效鐵路網、4個90分鐘串聯台灣」的關鍵計畫,亦屬「均衡台灣」政策的重要基礎建設。
另據交通部統計,平日往返台北、宜蘭的旅客人數超過10萬、週末更可逼近30萬,運輸壓力有量化數據可實證;因此有意執行「高鐵延伸宜蘭」計畫,並將於8月20日送環境部審議。
然而,台鐵產業工會對此感到非常憤怒。工會今天指出,依據公司7月22日的評估,若北宜高鐵定案,台鐵公司每年將短收至少8億;若再包含「未採納北宜直鐵方案」的損失,台鐵預計將於30年損失高達580億。工會質疑,交通部不僅只開3場公聽會,就執意推動造價3500億的北宜高鐵;卻放棄同樣能改善交通、但只需花費3分之1的「北宜直鐵」方案。
工會也怒批,當初台鐵公司化,不斷為員工「畫大餅」,如今退居公司股東的交通部,卻坐視台鐵被迫讓利、盈餘額縮減、侵蝕員工福利。工會批評,北宜高鐵將直接衝擊台鐵1萬5000多名員工的待遇,豈料公司竟完全沒有任何說明;工會更稱,許多矇在鼓裡的員工,都是看新聞才知道,公司竟準備讓利580億,斷送台鐵在東部幹線的發展空間。
前交通部長賀陳旦今天也來到抗議現場,發表對北宜高鐵的質疑。他認為,高鐵造價與營運成本高昂,本質上並不適合短程交通,更無法有效改善雪隧塞車問題,因此缺乏建設的正當性;賀更批評,面對上述爭議,當局卻仍強行推動此案,懷疑是為了「送禮」而閃避應有程序、迴避專業討論。
賀陳旦進一步表示,整個辦理過程中存在兩大錯誤。首先,政府自行辦理規劃,卻不依既定程序審議、隨意放棄直鐵計畫,並更改鐵路路線;他也認為,官方專業說明存在誇大與不實之處,平白搶走隧道使用權、以及台鐵東部的商機。另外,依規定可行性研究,應經交通部與國發會審議,但此案均未通過。
其次,他也批評程序趕辦的過程中,嚴重忽視民眾參與,尤其是對受影響最劇烈的宜蘭縣,不僅無視民間團體與縣議會要求、也未採納監察委員與環評委員的意見,拒絕加開公聽會,甚至以「避門會議」敷衍應付。因此賀陳旦呼籲,環評委員應守住最後的專業關卡,並提醒決策高層,莫忘當初成立台鐵公司的初衷。
對此,鐵道局科長邱榮昌、交通部路政司科長黎俊彬出面回應稱,針對重大議題,交通部將虛心持續蒐集各界意見。但產業工會依舊批評,歷經數次詢問,為何台鐵在前幾次說明會均未提供資料、表示意見,交通部官員皆無回應。「對於花費3千多億的計畫,這是不及格的準備,也是欺騙環評委員、欺騙社會大眾的作法!」,產業工會憤怒地說。
留言 1